[实用新型]卫生安全非接触电子水龙头无效
| 申请号: | 88220426.2 | 申请日: | 1988-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侃毅;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平;于侃毅 |
| 主分类号: | F16K13/02 | 分类号: | F16K13/02;F16K5/00;E03C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交道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安全 接触 电子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敏感元件传感,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控制的水龙头。
目前一般使用的水龙头,绝大部分是靠机械方式开关。如靠手扭转开关的,由于开和关都要扭转水龙头柄,易造成接触传染。虽然也有不须手接触的水龙头,如脚踏开关的水龙头,但由于脚踏轻重难控制,所以易损坏,而且在地面要装踏板,显得笨重,不美观。医院手术室有的采用长臂开关水龙头,也由于控制不方便,造价高,实用性差等原因,很难普及使用。
还有少量水龙头是电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电压高不安全,不稳定,造价高,体积大,安装复杂等,也难普及。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点,研制一种低电压、低功耗、非接触式的,而且能在过一段时间后自行关闭的电子水龙头。这种体积小,价格低,安装方便,寿命长的电子水龙头,可以防止接触传染。
以上目的是通过下述原理和具体措施来实现的。
图1、2是电子水龙头机械结构图。
图3是电子水龙头单线圈电磁阀电气原理图。
图4是电子水龙头双线圈电磁阀电气原理图。
卫生安全无接触电子水龙头整体外观及内部剖视图如图1.2所示,图中1部分为主视剖面图,2部分为俯视图。〈1〉是出水口,〈2〉是进水口,〈3〉是电磁阀线圈,〈4〉是控制电路板,〈5〉是红外发射管,〈6〉是红外接收管,〈7〉是外壳。
如同安装普通水龙头一样,将电子水龙头的进水口接入自来水管路中去。当加上电源后,只须在电子水龙头凸出部分的〈5〉与〈6〉红外发射与接收之间短时间遮挡一次,水会从出口流出,再次短时间遮挡,水会截断,如此反复开关。
图1.2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原理如图3、图4所示。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图3单线圈电磁阀,改造电磁阀较容易,但电子线路略复杂;相反,图4双线圈电磁阀电子线路较简单,但重绕电磁阀线圈又稍难一些。
以图3电气原理图进行说明如下:
红外发射管SE与红外接收管PH,构成敏感元件组,当二者之间无遮挡物时,在红外发射管SE的作用下,红外接收管PH电阻减小,a点电位为低电位;而当SE与PH之间有遮挡时,PH失去红外照射而阻值增高,a点电位升高。CD1与CD2是两个D触发器,CD1的数据端D5接在高电位,Q1与R4之间接有电阻,R4与地之间接有电容,构成一个单稳态电路,目的是将敏感开关元件产生的抖动脉冲,展宽到某一宽度的单个脉冲。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是:其输出端Q的状态永远与CP端脉冲作用前数据端D的状态同。而CD1的D5接在电源高电平上,所以当CP3在一个脉冲的上沿作用下,CD1的Q1端由“0”翻转为“1”。Q1端的高电平通过R3开始向C1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C1上的电压达到复位端R4的转换电平时,触发器CD1被复位,即Q1由“1”又翻回“0”。通过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电路,将敏感开关元件产生在单稳时间内的抖动消除。
触发器CD2接成计数器状态。同时又加入了开机复位及1分钟延时电路。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是:其输出端Q的状态永远与CP端脉冲作用前数据端D的状态相同,即Qn+1=D。由于这里触发器的D端与Q端相连,接成计数状态,故其功能变为CP端每有一个脉冲的上沿作用一次,Q端的状态就翻转一次,也就是Qn+1=Q。这样,只要CD1的Q1端从“0”变为“1”翻转一次,触发器CD2的Q13就会从“0”变为“1”,或从“1”变为“0”。只要在红外发射管SE与接收管PH之间遮挡一次,Q13就翻转一次,会从“0”变为“1”,或从“1”变为“0”。
开机复位电路:此电路由C3、R6、D1构成。开机瞬间,电源对C2充电,充电电流使R6上的端电压会有一个由高电位变为“0”的过程。适当的选用C3,R6,使加到复位端CD2的R10端电压足以使Q13翻转为“0”,实现开机复位。
1分钟延时电路:电路由R4、C2组成。当CD2触发器Q13为“1”时,通过后面一组电路使电磁阀动作。与此同时,Q13端的高电平通过R4对C2进行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C2上的电压达到复位端R10的翻转电平时,触发器被复位置“0”,即Q13由“1”又翻转为“0”。Q13从“1”翻回“0”所用的时间,可以通过改变R4、C2数值来实现。BG1、BG2是互补推动级放大器,实际上两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下。当Q13为高电位时,BG1饱和导通,BG2因BG1饱和导通也进入饱和导通;反之,当Q13为低电位时,BG1截止,BG2也截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平;于侃毅,未经曹平;于侃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0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多用旅游卫生盒
- 下一篇:转换式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