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钓鱼坠无效
| 申请号: | 88220261.8 | 申请日: | 198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刚 |
| 主分类号: | A01K91/06 | 分类号: | A01K9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钓鱼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工具。
人们使用鱼坠钓鱼时,将鱼坠带着鱼线抛出,鱼坠停留在河底,钓鱼者是根据鱼杆尖头的抖动来判断是否有鱼上勾,决定是不是提杆。而常用的鱼坠多为铅坠,它是一个环状鱼坠,沿直径方向穿过鱼线,在鱼坠两边的鱼线上分别系有多个鱼勾。使用时,由于它是靠鱼咬勾时的游动来拉动鱼线,因而鱼杆头的抖动很小,在鱼咬得不紧,且又没有及时提杆时,常常让鱼逃掉,而贻误钓鱼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利用鱼坠上的弹崩件的触发来牢牢勾住上勾的鱼,并及时给鱼杆尖头反射一个较大的抖动信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鱼坠呈扁长锥台形,鱼坠体(1)的前半部沿厚度方向有一个夹层,其夹层的一个侧壁与前壁相连,另一个侧壁在靠近前壁处有开口,是一个操作口,夹层前端局部有顶(12),鱼坠体的尾部有栓线孔(11)。鱼坠的夹层内有三个固定于两侧壁上的轴,中部的弹崩件轴(2)上装有弹崩件(3),弹崩件的尾部缺口(4)用弹性拉件(6)与鱼坠前部的弹性拉件固定轴(5)连接,位于轴(5)前边的克崩轴(10)上装有克崩(7)。克崩的顶端有弯勾,用来勾在弹崩件的前端上。在弹崩件的前端、克崩的上部和前壁的上部各有一个孔,一段另一头系有多个鱼勾的尼龙线从前壁孔(15)穿进,再穿过克崩孔(14)从弹崩件孔(13)穿出并在克崩与弹崩件间及弹崩件外各有一个结。
自动钓鱼坠的鱼坠体、弹崩件、克崩和轴可以用铜或不锈钢制作。弹性拉件可以采用弹簧或橡皮筋。
自动钓鱼坠的工作原理是:压下的弹崩件前端,用克崩顶部的弯勾勾住,从前壁的前部将尼龙线拉紧,再用一个细杆(如火柴杆等)从侧壁的开口处向上将尼龙线从克崩与夹层的局部顶面(12)的缝中拉出一个小环、克崩便被固定。除非外部受力,即鱼咬勾拉动了尼龙线,克崩才能打开,弹崩件便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立即弹起,这个突如其来的拉力,将鱼紧紧勾住,并发出了一个较大的上勾信号。为防止在抛鱼坠的过程中发生尼龙线环脱出,而导致提前施放弹崩件,可在尼龙线环内夹一片米脂片(胶囊片),它可保证在抛甩过程中线环不脱,又可在入水一分钟左右溶化,不影响钓鱼。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图1 自动钓鱼坠主视图;
图2 自动钓鱼坠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3 自动钓鱼坠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中:1鱼坠体;2弹崩件轴;3弹崩件;4缺口;5弹性拉件轴;6弹性拉件;7克崩;8米脂片;9尼龙线;10克崩轴;11栓线孔;12顶面;13、14、15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铜板制作,弹性拉件为橡皮筋。克崩勾住弹崩件前端时的位置基本平行于前壁。克崩的顶边距夹层局部顶面(12)的外边距离约为1毫米。工作状态时的鱼坠前壁至鱼勾的尼龙线与勾的总长度小于鱼坠的总长度,以便保证鱼勾不勾挂在尾部的鱼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鱼坠尾部为锥形,提杆时不容易被杂物勾挂;鱼坠整体为扁形,不会出现倒立(即压住弹崩面)的钓鱼位置;对于钓鱼者来说使用此种鱼坠,可在垂钓时更清楚、更及时、更准确地判断鱼上勾与否,不失时机的提杆收鱼,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刚,未经陈宝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0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