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漏液干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88219053.9 | 申请日: | 198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汤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学智 |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漏液 干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普通锌-锰干电池。
现有的普通锌-锰干电池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糊式锌-锰干电池,也叫做勒克朗谢电池,它是由锌筒,电糊层、二氧化锰正极、炭棒、铜帽、封口剂、电池盖等元件所组成,另一种是纸板式锌-锰干电池。常称为“高性能”干电池,它和糊式锌-锰干电池的根本区别在于采用锌筒和二氧化锰正极之间的隔离层不同,用纸板代替了电糊作电池的隔离层。这两种锌-锰干电池均采用纸圈作为密封填料,用沥青作封口剂的,参阅电子设备电源技术普及丛书《干电池》,统一书号:15045总2566-有5239,科技新书目:11-123。在使用这样的锌-锰干电池时,常因使用不当或用完后遗留在用电器内过久,引起干电池深度放电产生过量的电解液,并溢出电池体外,即所谓的“漏液”现象,溢出的电解液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电器因腐蚀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消除普通锌-锰干电池因深度放电而发生的电池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由炭棒,MnO2(去极剂),锌筒负极,隔离层(电糊或纸板),电池盖,铜帽,电池外壳组成的锌-锰干电池中,电池盖和铜帽以及电池盖和电池外壳之间夹有一层弹性密封材料,使电池内芯密封在铜帽、电池盖和电池外壳内,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和内部水份蒸发,在MnO2(去极剂)上面覆盖一层隔湿性材料,防止封口剂与MnO2(去极剂)的直接接触,在这层隔湿性材料与电池盖之间填充一种吸液性较强的材料充当封口剂。
电池中电池盖和铜帽以及电池盖和电池外壳之间的弹性密封材料是用乳胶制成的薄膜。
电池中MnO2(去极剂)上面覆盖的一层隔湿性材料是用塑料制成的薄膜。
电池中填充的吸液性较强的封口剂材料是用粉碎后的漂白木浆板或滤纸材料制成。
由于本不漏液干电池采用了上述结构,当电池因使用不当或遗留在用电器内过久,引起电池深度放电而产生过量的电解液时,一旦溢过隔湿性薄膜,便被吸液性较强的封口剂所吸附,由于在封口剂的上方有一层夹在电池盖和铜帽以及电池盖和电池外壳之间的弹性密封材料,因而吸附在封口剂里的电解液不会渗出电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示示出了不漏液干电池的实施例。其中心是一根炭棒〔6〕,炭棒被内径与炭棒直径相同,外径与锌筒负极〔9〕的内径相同的环状塑料薄膜〔5〕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炭棒包裹在以MnO2为主的去极剂〔7〕中,去极剂与锌筒负极之间填充一层电池隔离层〔8〕,隔离层通常是糊状电解质或是涂敷了糊状电解质的纸板,炭棒的底端与锌筒负极之间垫着一层梅花纸片〔11〕,炭棒的顶端套有一个铜帽〔1〕,电池盖〔2〕及其下面的一层乳胶薄膜〔3〕一起扣压在铜帽和电池外壳〔10〕之间,这样乳胶薄膜压缩在电池盖与铜帽以及电池盖与电池外壳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塑料薄膜的上面空间填充具有较强吸液性的粉碎后的漂白木浆板或滤纸材料〔4〕,作封口剂,用于吸附溢过塑料薄膜的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学智,未经汤学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9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多能椅
- 下一篇:钻孔攻丝铰丝快换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