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定量秤无效
| 申请号: | 88218844.5 | 申请日: | 198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显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显银 |
| 主分类号: | G01G13/24 | 分类号: | G01G13/2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达县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显忠,陈学平 |
| 地址: | 四川省邻水***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定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杠杆式自动定量秤,该秤有一杠杆式计量机构,计量斗和秤鉈之间通过杠杆平衡,并有力传感器,控制执行机构为继电器和电磁铁。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自动定量秤,有的结构虽简单,但精度不高,有的虽然精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专利号为86201374所提供的杠杆式自动定量秤,是一种采用轴承支承杠杆的自动定量秤,进料机构为两块平板半闸门,无粗、精进料机构,它是将额定重量的90%或95%定为粗进料,以时间来控制进料。但在实际生产中物料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并不是等同的,当流量大时,粗进料的半闸门还未关闭,计量斗内的物料已达到了额定重量,这一次称量便无精进料的程序;当流量小时,粗进料时间已完毕,但计量斗内的物料还未达到额定重量,粗进料半闸门已关闭,而精进料流量很小,从而延长了称量时间,影响称量速度,并造成物料堵塞和散落。因此,实际使用中精度不能保证和稳定,只能达到0.4%-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对现有杠杆式自动定量秤的结构进行改进,以稳定和提高称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达到其目的的:其计量机构采用普通的杠杆式计量机构,计量斗和秤鉈之间通过杠杆式计量机构的杠杆进行平衡,并通过力传感器传感,整个工作过程通过普通继电器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电磁铁执行。该秤的杠杆的一端部设计有无接触控制器传感装置,秤鉈分为粗秤鉈和精秤鉈,两者之间通过连杠相套配连接。称量时,先按下启动按钮,安装在计量斗顶部进料口处的粗进料闸门和精进料闸门之间的进料口经减速器在微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同时,继电器动作,从而使粗进料闸门的执行电磁铁动作,使常闭的,关闭计量斗顶部进料口的 3/4 的粗进料闸门反时针旋转,打开进料口,因精进料闸门为常开的,故此时,整个进料口完全打开,物料经梭斗顺利地进入计量斗内。当计量斗内的物料达到粗秤鉈所确定的重量时,计量机构的杠杆便上翘到无接触控制器传感装置的粗称感应位置B,连接粗、精秤鉈的连杆便将精秤鉈挂上,此时杠杆就不能再上翘了,并使控制器动作,从而使粗进料执行电磁铁断电,粗进料闸门回位,关闭进料口的 3/4 。而后,物料通过精进料闸门,在进料器的搅拌下,缓缓均匀地进入计量斗中。当物料达到额定重量后,杠杆就翘到无接触控制器传感装置的精称感应位置C,使控制器动作,从而使精进料执行电磁铁动作,精进料闸门反时针旋转,全部关闭进料口。同时,控制器驱使执行电磁铁,使卸料机构动作,便使计量斗下部一侧的卸料闸门处于失控状态,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卸料闸门进行卸料,卸料后,卸料闸门靠自重回位,且经时间继电器延时1-2秒钟后,控制电器动作,驱使执行电磁铁,使卸料机构锁紧卸料闸门,使粗进料闸门、精进料闸门打开,再进行第二次称量。自动定量秤就是如此地周而复始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这样来达到其目的:无接触控制器传感装置由设计在计量机构的杠杆挂秤鉈端上的检测体和置于该检测体上方的粗称感应端和精称感应端构成,检测体和感应端之间设计有粗称感应位置B和精称感应位置C。
计量斗为变形壳体,上部为方形壳体,下部为有一侧呈倾斜状的楔形壳体,上下结合为一体。以便物料能顺利地冲开卸料闸门。
该秤的粗进料闸门和精进料闸门分别通过旋转连杆机构与执行电磁铁相连,每个闸门上分别装有回位拉簧。通过这些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通过两个进料闸门打开和闭合计量斗顶部的进料口。
该秤的卸料机构由挂勾、挂勾后端的配重、挂勾旋转连杆机构以及回位拉簧和供挂勾前端的勾勾挂的装置构成,挂勾旋转连杆机构与执行电磁铁相连。当进行卸料时,执行电磁铁通过挂勾旋转连杆机构使挂勾前端的勾松开卸料闸门。卸料完毕,电磁铁释放,挂勾依靠配重和回位拉簧回位锁紧卸料闸门。
该秤的卸料闸门上端通过铰链机构与计量斗的方形壳体相连接,卸料闸门可绕铰链自由旋转。卸料闸门下端为自由端,并固定有一个供挂勾的勾勾挂的装置。
该秤供挂勾的勾勾挂的装置由套在柱销上的滚筒套而构成。
该秤的秤鉈可根据所称物料的额定重量而选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线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显银,未经谢显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8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的润滑脂式密封结构
- 下一篇:双卷流燃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