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装自动称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18745.7 | 申请日: | 198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5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军 |
主分类号: | G01G13/24 | 分类号: | G01G13/2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装 自动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装自动称重装置。
现有的电子吊钩秤、自动装包秤和电子配料秤,电子吊钩秤称量范围较大,精度可达0.1%,有较完善的功能,但只适于集成件货物的称重,不能用于散装颗粒物质的连续称量;自动装包秤和电子配料秤都为单个称量斗,一般采用2至4个压力式传感器支承称量斗,不仅不适于散装颗粒物料的连续计量,而且几个传感器很难在技术性能、指标上完全一致,它们的并联使用便给称量带来一定的误差,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子吊钩秤的称量方式,配以两个按顺序循环工作的称料斗,并用计算机控制进出料和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自动称量连续输送的散装颗粒物料的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设置两个称料斗,使一个称料斗称量时,另一个称料斗进料,整个称量装置既可静态称量,又不影响物料连续输送。每个称料斗都是通过单个拉式传感器挂在支架上,拉式传感器与支架连接采用万向活动结构,使拉式传感器受力与称料斗重心永远在同一直线上,消除偏载误差。由于每个料斗用一个传感器吊挂,也减少了误差。在每个称料斗的顶部都有进料口。物料进两个称料斗的分流处装置物料分流器,每个称料斗的底部是卸料口并装置气动或电动式的卸料门。为不影响下续输送线工作,在两称料斗的下面装一缓冲贮料斗。物料分流器、卸料门均由计算机控制,拉式传感器在物料被称量后则输入模拟量电信号,经A/D转换器转换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示和打印。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和工作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称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实施例:如图1,拉式传感器〔1〕的两端通过螺丝结构分别连接支架〔9〕的横梁和称料斗〔3〕;拉式传感器〔2〕的两端通过螺丝结构分别连接支架〔9〕的横梁和称料斗〔4〕;拉式传感器〔1〕和〔2〕与支架〔9〕的横梁连接处均为一万向活动结构,在物料流入称料斗〔3〕和〔4〕的分流处装置翻转式物料分流器〔5〕。称料斗〔3〕和〔4〕的底部出料口分别设置气动式或电动式卸料门〔6〕和〔7〕。两称料斗下面是缓冲贮料斗〔8〕。
如图2,图3微型计算机〔10〕在称料斗〔3〕进料到一定量时,即发出信号,并通过继电器〔15〕和交流接触器〔20〕操纵进料分流器〔5〕,使物料全部流向称料斗〔4〕。同时,待称料斗〔3〕稳定后,拉式传感器〔1〕称重,输出信号,经放大滤波器〔12〕放大滤波后,再经A/D转换器〔11〕转换,输入微型计算机〔10〕,在称料斗〔3〕称量完后,计算机即给出信号,通过继电器〔14〕和交流接触器〔19〕打开卸料门〔6〕而卸料,物料卸完后,计算机再给出信号,关闭料门〔6〕。上述工作过程中,称料斗的稳定、计算机处理数据、机械动作等均需要时间,要求进料时间多出出料时间10秒,因此出料口须大于进料口。当称料斗〔4〕进料一定量时,微型计算机〔10〕给出信号,并通过继电器〔15〕和交流接触器〔20〕操纵进料分流器〔5〕,使物料流向称料斗〔3〕,称料斗〔4〕稳定后,拉式传感器〔2〕便称重并输出信号,经放大滤波器〔13〕放大滤波,再经A/D转换器〔11〕转换进入微型计算机〔10〕。微型计算机对拉式传感器〔1〕和〔2〕传递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显示器〔17〕和打印机〔18〕进行显示打印。如此循环往复工作,便实现对散装颗粒物料的连续称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军,未经朱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8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