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钓护钩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18158.0 | 申请日: | 198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锡令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垂钓 护钩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收钩时,护住鱼钩的一种护钩器具。
现有鱼钩均无护钩器具。在垂钓的池塘河流中常拌有杂草杂物,为了更换下钩位置,必须收钩换位,稍有不慎即会钩住水中的杂草杂物,影响垂钓效果和情绪,甚至鱼具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收钩时避免钩住水中的杂草杂物,以利垂钓的护钩器具。
本实用新型借用伞的机械原理和衔接方式,实现护钩的目的。它由伞内持、伞外持、圆柱体上轴、圆柱体下轴和伞布构成,下轴固定在钓线上,上轴不固定在钓线上。因此可以在钓线上下自由活动,为达到重心在下的目的,上轴用轻质材料(塑料、金属片等)制做,下轴相对于上轴要用重质材料(铝、铜、不锈钢、铅等)制做,在收钩时由于水的阻力和冲力,使本垂钓护钩器张开收缩到相反位置,起到护住鱼钩的目的。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垂钓时,可以不再配置铅坠,但要配置相应的浮子,浮子的浮力应大于钓饵重加钓钩重加本实用新型重量之和;伞内持的长度应大于下轴到伞内持和伞外持接点的长度;伞布可用单色或多色布料制做,提高在水中的隐蔽性;如果采用不同材料构成不同尺寸时,可适用于各种钓竿(手竿、轮竿、投竿、甩竿等)。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张开到60度角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收缩到60度角时的侧视图。
参照图1、图2用钢丝(直径0.5毫米~1.0毫米)截成伞外持〔1〕(长度50毫米~150毫米)和伞内持〔2〕(长度20毫米~90毫米)各6根或8根或10根;上轴〔3〕(圆柱体直径5毫米~20毫米、高5毫米~30毫米)用轻质材料制做,下轴〔4〕(圆柱体直径5毫米~20毫米、高5毫米~30毫米)相对于上轴〔3〕要用重质材料制做,在圆柱体侧面中间开一条宽(0.8毫米~2毫米)深(0.8毫米~2毫米)的圆圈闭合沟槽,另外每隔60度角或45度角或36度角的位置,开一条宽(0.8毫米~2毫米)深(0.8毫米~2毫米)的竖沟槽,在上轴〔3〕和下轴〔4〕的中心各打一个直径0.3毫米~1.2毫米上下贯通的圆洞;伞布〔5〕用单色或多色布料,采用伞的衔接方式构成,在距下轴〔4〕15毫米~130毫米处结扎鱼钩,由于使用材料的质量不同,构成尺寸不同,其总体重量也不同,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钓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锡令,未经王锡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8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