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料射流前混合供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17764.8 | 申请日: | 198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星;程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 射流 混合 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水射流技术,更具体涉及磨料射流切割或清洗设备的供料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磨料射流供料一般有正压供料和负压供料。正压供料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完成磨料的输送,美国专利NO.456916就是采用此法,它显然要增加一套制备压缩空气的设备,这势必要多耗电和多投资。西德KARCHERF生产的“高洁”牌磨料射流清洗机是采用抽吸法供料的,其供料原理是利用流体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抽吸力作为输送磨料的动力,上述供料均属后混合供料方式,即磨料在射流喷咀出口处与水射流混合,这种方式存在磨料与射流之间不能充分混合的缺点,部分磨料不能预先获得水射流的能量,致使清洗或切割效果差,效率低,并且磨料的供给量不易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磨料射流前混合供料装置,并且使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是,由储料室、供料室、混合室、供料器、高压水输入管、三通、阀及高压管等组成。所述的三通、阀及高压管用快速接头联接,以形成分支高压水流作为磨料输送动力。所述的储料室底端与供料室顶端焊接,供料室下部与混合室上部用螺纹联接,供料室底端有一出口并与磨料射流输出管焊接,储料室、供料室及混合室为壳体结构且是相通的。所述供料器是带孔的园形钢板,水平位于混合室顶端。所述高压水输入管出口端穿过并焊接在供料室一侧壁,另一端与快速接头焊接,高压水输入管出口端轴线与水平成30°-85°角,高压水输入管出口离供料器的高度范围为8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磨料前混合,使磨料混合充分并且预先获得能量,与磨料射流清洗机和切割机配合使用时,清洗或切割效率比后混合提高2-5倍,只更换不同孔径的供料器就可以实现不同级别的磨料定量供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供料均匀稳定,杜绝了磨料堵塞问题,对加入的磨料无干湿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料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水流输入管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的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图1中储料室【12】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壳体,上部为园柱形,下部为漏斗形,顶端有加料口【13】和盖【14】。储料室下端是焊接的供料室【10】,供料室【10】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的两端不封闭的园柱形壳体,并在它1/3高度处内壁有一凸台【11】,供料室【10】下部联接的是混合室【7】,它是由铁板焊接而成的上端不封闭底部有通口的壳体,它的上部形状为园柱形,下部形状为锥形,上顶端边缘有2个凹坑和一个放置○形密封圈【8】的小槽,混合室【7】与供料室【10】为可拆卸联接,本实施例采取螺纹联接。混合室【7】的下端是焊接的磨料射流输出管【19】,它是标准件,它的下端与球形阀【6】用快速接头联接。储料室【12】、供料室【10】和混合室【7】均为耐高压容器。
图2中供料器【9】为园形薄钢板,放置于在混合室【7】的顶端,它的下表面焊有两个凸起与混合室【7】上顶端边缘的2个凹坑的位置对应以起限位作用。供料器【9】具有园孔【20】,个数为2-6个,最佳为三个,园孔直径3.5mm-5mm,最佳孔径为4.5mm;三个园孔中心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孔靠供料器【9】的边缘,构成的底角为55°角,两底角孔中心距为高压水流输入管【18】内径的1.5倍,顶角孔位于供料器【9】的半径的2/5处。
图3中高压水流输入管【18】的出口端穿过并焊接在供料室【10】的一侧壁,它的出口端轴线与水平成30°-85°角,最佳为45°,它的出口下缘与供料器【9】的高度为8-10mm,最佳为9mm,它的出口与供料器【9】的三园孔中心应在一铅垂线上。高压水流输入管【18】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15】焊接。
高压管【1】、【3】、【5】、【16】,三通【2】、【4】,球阀【6】、【17】均用快速接头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从加料口【13】加入磨料和水,关闭球阀【6】和【17】,开启泵一会后打开球阀【6】,把泵调至工作压力,打开球阀【17】,此时,进入供料室【10】的高压水流与供料器【9】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磨料供给,磨料和高压水流在混合室【7】充分混合后经磨料射流输出管【19】、三通【4】和高压管【5】到喷咀。一旦关闭【17】,磨料立即仃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