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管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88217191.7 | 申请日: | 198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姚倩;孟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欣 |
| 地址: |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管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特别是一种耐压较高的高压管接头。
目前在液压管路的附件中有各式各样的管接头,但总的结构形式有三种,它们是焊接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其中焊接式管接头结构简单,但安装时焊接质量要求高,且装折不便;卡套式管接头虽然克服了焊接式不易装拆的缺点,是其对配用的钢管质量要求较高,卡套的制造精度要求也高,因而制作也较困难,并且每次拆卸都需要更换卡套;扩口式管接头(如图1所示),由于其只有扩口钢管与管接头体外斜面接触,因此密封效果差,耐压也较低(最高公称压力只达160kgf/cm2),只能用于中、低压油路系统。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拆方便且耐压较高的高压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管接头体和与该管接头体作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以及压在扩口钢管上并可随压紧螺母移动的管套,其技术要点在于还包括一个带有大、小锥面的中心装置和两个“O”形密封胶圈,中心装置安装在管接头体内孔斜面与扩口钢管的扩口之间,中心装置的小锥面与管接头内孔斜面相接触,中心装置的大锥面与扩口钢管的扩口相接触,两个“O”形密封胶圈分别安装在中心装置大、小锥面上所带有的固定槽中。旋转压紧螺母便带动管套,使扩口钢管牢牢地压在中心装置的大锥面上,同时推动中心装置,使其小锥面压在管接头体的内孔斜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比现有技术增加了一个带有大、小锥面的中心装置和两个安装在大、小锥面上的密封胶圈,这种独特的密封形式,确保了管接头的耐压作用,经实验本实用新型的公称压力为350kgf/cm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扩口式管接头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由管接头体1,压紧螺母4、管套6、扩口钢管7、中心装置2、两个“O”形密封胶圈3、5组成。中心装置2带有大、小锥面及通心孔,其大锥面与扩口钢管7的扩口相接触,小锥面与管接头体1内孔斜面相接触,通心孔内径与管接头体内径相同,中心装置的大、小锥面上还带有可安装“O”形密封胶圈的固定槽,两个“O”形密封胶圈3、5便安装在这两个固定槽中,管套6压在扩口钢管7上并随压紧螺母4的旋转而移动,管接头体1内孔两端均为斜面。使用时,旋转压紧螺母4便带动管套6移动,通过扩口钢管7带动中心装置2,使中心装置2的大、小锥面分别与扩口钢管7的扩口和管接头体1的内孔斜面牢牢地接触,再加上安装在大、小锥面上的“O”形密封胶圈3、5,使密封效果更好,耐压增高。
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上述直通的高压管接头,也可作直角、三通、阻尼式、隔板式的高压管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机械厂,未经沈阳工程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