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管式内振拉模机无效
| 申请号: | 88216557.7 | 申请日: | 198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高戈 |
| 主分类号: | B28B1/44 | 分类号: | B28B1/44 |
| 代理公司: | 辽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晓东 |
| 地址: | 辽宁省辽阳市卫***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摇管式内振拉模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摇管式内振拉模机,是建筑行业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机械。
目前国内已有生产空心楼板的机械有两种,一种是平板捣振,一种是自行内振拉模机,这两种设备在保证产品的质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平板振捣器振动振辐分布不均匀,混凝土成型密实性差,影响整个楼板的强度。自行内振拉模机,没有摇管装置,抽芯管时直接硬拉,空心楼板表面易产生裂纹,而且在拉模时对空心楼板产生压缩,影响了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标准长度。这两种设备的生产效率都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牵引,旋转脱模的摇管式的内振拉模机,仅提高生产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强度和效率,克服楼板达不到标准长度的毛病,解决已有设备在抽芯管时楼板的表面出现裂纹的缺欠,以保证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质量达到高楼建筑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摇管式内振拉模机是由牵引机和摇管内振拉模机两部分组成。牵引机是一台三吨双筒慢速卷扬机,摇管内振拉模机部分如附图一、摇管内振拉模机的结构图,图中是安装在振动台(2)上的二台振动芯轴电机(1)经三角皮带传动。经传动轴(5)使在芯管(6)内的上面焊有偏心块的内振芯轴(11)旋转,产生激振,使空心板成型时经振动混凝土的密度均匀。在振动台(2)上还装有一台摇管电机(4)经蜗轮减速箱(3)减速,带动芯管(6)在抽芯时做左右30°的摇动,以减少混凝土与芯管(6)之间的附着力,抽芯后空心板表面不产生裂纹。由一牵引钩与振动台(2)连接的是模框(7),在它的上面装有前端板(8),后端板(10),在端板(8)的两端装有定空心楼板大小的定位尺(9),这部分是空心板的胎模,混凝土在模框中经振动,抽芯成型。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芯管(6),芯轴(11)模框(7)部分的具体结构的叙述如下:
附图二,是模框(7)部分的结构图,图中(1)是横梁,(2)模框与振动台连接的牵引钩,(3)外框,(4)定位尺,(5)一次成型两块空心板的分界线中框,它与外框(3)是由特制异形钢管制成,其断面如图,(6)卡头。模框的尺寸是按空心板要求的大小而定,为了使生产的混凝土空心板不超厚,其模框的高度为120-4mm。
附图三,内振芯轴(11)的结构图,图中是传动轴与传动软轴联接的芯轴(1),芯轴(1)外面是Φ76×45的无缝钢管的芯管(2),在芯轴(1)上装有轴承座(3),轴承(4),卡圈(5)。整个芯轴(1)长4300-7300mm,是由传动轴联接管用销钉(8)联接而成的,在长4300-7300mm的芯轴(1)上分布着5-9个轴承座(3),在每两个轴承座间焊有2个偏心块(6)全轴共分布9-15个偏心块(6),芯轴(1)以2800转/分旋转,产生激振力,每台机器有芯轴,芯管5-16根,每根芯轴的激振力为2300N。
图四,芯管(6)的传动结构图,图中芯管电机(1)与联轴器(2)联接,起动经蜗轮减速箱(3)减速,传动偏心盘(4),偏心盘连杆(5),联杆(6),摆杆(7),使芯管(8)以36次/分作左右转角为30的摆动,抽芯时减少混凝土对芯管(8)的附着力,使抽芯管容易,空心板表面无裂纹现象。
操作步骤:牵引机将机器牵引到拉好钢筋的长线台上,然后往模框中注入配合好的混凝土,启动振动芯轴电机,芯轴旋转,产生振动,工作度一般在30-50秒完成振动成型。成型后,开动芯管电机,使芯管左右转动几次后,就可停电机,由牵引机牵引整个振动台,抽出芯管。芯管从模框中抽出后,打开模框的后端板(10),牵引机在将模框牵出,操作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摇管式内振拉模机,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在长线台上连续作业,劳动效率高,日产量可达40立方米/台班,比平板外振式拉模机生产效率提高二倍,内振密实性好,成型速度快,一次抽芯,噪音小,与已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混凝土空心楼板表面的裂纹现象,保证了楼板的强度和标准长度,该机是建筑行业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必不可少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高戈,未经吴高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