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动态心脏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15388.9 | 申请日: | 198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训;张家志;于占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新兴新产品综合试验厂;航天部五院五○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保平,王风华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动态 心脏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随身携带动态心脏报警装置。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可随身携带的动态心脏监护仪,本身具有微型计算机。可进行实时的分析诊断,具有十几种诊断功能,诊断结果可以用数字显示,亦可提供自动分析报告,遇有严重情况可报警,附图1给出了该系统的框图。图中:1、敏感器-胸导联电极,2、滤波放大器,3、A/D转换器,4、计算机,5、存贮器,6、显示器。
现有的动态心脏监护仪,多是为医院使用,突出的优点是为医生提供受检者长时间各种活动状态下的连续的心电资料。
但是,这类仪器的最大缺点是技术复杂。价钱昂贵,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产制造和推广使用。据了解,国外这样的监护仪价格在3千到80千美元。要想发挥它的作用还需配备一套计算机系统,总价格为4万到8万美元。国内类似的一套这样的系统价格也在几万元左右。这样一般的家庭是买不起的,就连中、小型医院也困难。
根据我国国情和心脏病的防治及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需做到一是能对主要的多发的心率失常给出报警的功能,二是技术简单、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和推广使用,其使用对象不仅是医院,更主要的是要做为家庭保健用品,针对以上所述的缺点,特别设计了本便携式动态心脏报警器。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图2中1、为心电电极传感器,2、脉冲量化线路,3、单片微机系统工作过程为,由心电电极传感器1采用胸导联测得的心电信号,经过脉冲量化线路2,将心电信号中的R波取出,并规整成标准的方波脉冲序列。输入到最小计算机系统3.按予先编制好的程序,对脉冲序列进行计算、比较。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发光二极管和压电峰鸣器进行声光报警。
本实用新型仅具备最基本的对心率过速、过缓、早搏进行声、光报警的功能。这样就使我们只对心电波形中的R波间期感兴趣,而不必对整个心电波形的精确测量;只对R波的脉冲量化感兴趣,而不必进行精确的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只对脉冲间隔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而不用进行复杂的分析判断;只进行简单的声、光报警,而不用进行大量的数据存贮和数字显示。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该装置在实现基本功能的情况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原理图。
图3中、U1运算放大器;U2单稳触发器;U3CPU;U4锁存器;U5存贮器;L1L2发光二极管;C1-C6电容;R1-R11电阻;M峰鸣器;K3心率设置开关;K4复位开关;J1晶体振荡器。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A、为心电信号输入孔,B、电源开关,C、外接电源,D、电源,F、外接蜂鸣器,G、外壳,L1L2发光二极管,M蜂鸣器,K4复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新兴新产品综合试验厂;航天部五院五○二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新兴新产品综合试验厂;航天部五院五○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5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