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低导指的小电机定子嵌线工具无效
| 申请号: | 88213470.1 | 申请日: | 1988-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壁华 |
| 地址: | 上海市武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低 电机 定子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低导指的小电机定子嵌线工具,属于电机嵌线工艺设备,适用于各种单相和三相电机的阶梯形同心式绕组的嵌线。
当前,联邦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采用高效率的小电机定子嵌线设备。这种嵌线工具的基本形式、结构及嵌线工艺如图1~5所示,但是这种拉入法嵌线工艺设备还存在较大缺陷,其中之一机械化嵌线后的定子绕组两端部不对称,前端的阶梯形绕组(即大、小线圈)叠在一起,俗称“耳朵”状;后端阶梯形绕组(线圈嵌入端)的小线圈产生“吊紧”现象,大线圈拖出“尾巴”。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中嵌线工具采用的导指结构都是等高的,即圆环体的上端(即导指的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造成。其后果是:(1)、“吊紧”部位的线圈受力较大容易变形或损伤,而且由于“吊紧”往往发生在端部线圈跨距内侧,所以容易损伤槽绝缘纸,致使高压试验时击穿而成废品。(2)、由于这种机嵌设备嵌线后定子绕组的两端部不对称和导线较乱,整形时容易挤伤导线。以上现象在小电机设计的槽薄率较高的情况下更趋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电机定子嵌线工具,能保证机嵌后的定子两端部绕组对称分布,排列整齐,克服等高导指结构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机嵌定子质量降低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它的设计方案是对现有的嵌线头导指进行改进,采用图6所示高低型导指结构,便可消除现有技术中嵌线时“吊紧”部位的线圈因受力过大产生损伤和槽绝缘纸的破坏,也可避免导线较乱带来整形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为了达到导指端部高低可调,在外定位器4上开有两只为调整导指高低差距的固定螺孔并旋入固定螺钉7,每只导指与固定螺钉7相对应。
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嵌线后的定子绕组形状图。
图8是图6的Ⅰ-Ⅰ剖面图。
图6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1为槽楔贮存条、2为导指、3为星形推线头、4为外定位器、5为定子线圈、6为定子铁芯、7为固定螺钉、8为内定位器。
该装置的构成和工作情况,由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参照上图6,高低型导指在圆环体上的排列与定子绕组5的阶梯形同心式结构相对应,即高导指对大线圈、次高导指对中线圈,低导指对小线圈,更低导指对最小线圈。嵌线时,当星形推线头3上升而超过这些导指2端面时,产生按层次的翻线现象,即大、中、小线圈按对应的高、中低导指2的所处平面,有次序地滑出导指2上端,从而嵌线后的绕组线圈5两端部对称并排列得十分整齐(见图7),避免了“吊紧”和松散“尾巴”现象,从而提高了机嵌定子质量,降低了废品率。
参照图8,对高低导指嵌线工具的结构及装配加以说明。定位器4、8分别在槽楔贮存条1、导指2一侧以便加紧和固定,由螺钉7从外定位器上旋入,星形推线头3装在本工具中心其上端紧靠导指2,并沿着导指内侧上下移动。
关于相邻导指的高低差距,根据不同规格绕组结构的大小而定。例如一台2.2千瓦4极小电机定子嵌线,导指的差距一般选择为3~5毫米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未经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式钓鱼竿内走线自动收线器
- 下一篇:电冰箱保藏食品用碟隔保鲜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