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13380.2 | 申请日: | 198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车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正亮 |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国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气 水上 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特别是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它包括了浮体、气源和充气装置等主要部件。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的CN86103322A实用新型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装置,其目的是当水上作业人员或乘员无意落水后,该装置自动完成充气过程,将人员托出水面,它由浮体、固体式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充气操作的落水信号开关构成。不足之处是需配备一个小型气体发生器,又需要存放一定数量的固体化学物质,再加上一定的附件和连接杆,这在体积与重量上不易做到既轻巧又便利的特定要求;固体化学物质要求保持一定的干燥,不适合装置的工作环境;还要考虑排除反应过程中有毒气体和易烧易爆气体逸出(如氢气之类);固体从开始化学反应到产生气体压力,并充入气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要保证符合3秒以内完成充气的海上救生规范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产生氮气,难解决的是其过程中有一定温度,救生衣贴身穿着,温度就成了有待解决的难题。
一九八六年台湾有人在日内瓦国际发明成果会上公开了一种免拉式自动充气救生衣。其构成是用一纸绳将弹簧捆住,配置在救生衣上。当落水时,由于纸绳溶化,松开弹簧,弹簧推动撞针击穿贮气装置向气囊充气。该装置从结构上也存在以下不足:因为船上使用的各种装备,一般工作在湿度比较高的环境,纸绳容易受潮,其缚力下降,易产生误动作;如果纸绳防潮措施很好,又将延长落水后纸绳溶断的时间,难以保证瞬时动作。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浮体、CO2贮气钢瓶和自动充气装置组成。特别对自动充气装置进行了改进。当遇险人员落水时,遇水探头导通,控制电子开关使电热丝发热,溶断与电热丝绕在一起的保险绳,操纵锁紧机构动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机构可由控制连杆压紧钢珠锁住启动连杆。当保险绳溶断时,控制连杆的定位击发片、角尺定位片及拉紧弹簧触发元头肖动作,而元头肖脱开后,又使反板、钩板、撑板联动,松开钢珠,启动连杆中的顶杆受到压紧弹簧的张力,经杠杆推动撞针打开贮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保险绳可以用在潮湿环境中强度不受影响,一遇热便断开的尼龙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开关同时可以启动按航标灯频率闪动的自救示位灯,使搭救人员在黑暗中较方便地寻找到遇难者。
本实用新型在电子开关旁并联接了一个手动开关,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电子开关电气原理图。
图2是自动充气装置中撑板上的部份构件结构图。
图3是图2A-A的剖面图。
图4是自动充气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衣的示意图。
图6是自动充气水上救生船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当水上作业人员或乘员无意落水后,图1中探头C、D两端导通,给BG1基极一个微弱的信号,经放大触发可控硅。可控硅导通的瞬时(0.1秒),电热丝通过较大电流而产生高温,由于图2中的电热丝(12)是紧绕在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的保险绳(15)上的,保险绳(15)受高温而断开,由于弹簧(14)的拉力,使定位击发片(11)、角尺定位片(13)动作。图3中的元头肖(2)受弹簧(16)的作用力而弹下来,于是图4中的钩板(3)、反板(7)、撑板(1)在弹簧(4)的作用下,松开对钢珠(10)的压力,钢珠(10)脱离顶杆(8)的锁槽,顶杆(8)在弹簧(9)的作用下,推动杠杆(6)带动撞针(5)击穿贮气瓶(18)的安全膜片,于是被贮存的气体迅速充进气囊,上述一切动作均在1.8秒内完成。
保险绳(15)断开的同时,也可以控制自救灯(17)亮,并按航标灯的频率闪光。杠杆(6)尾端的孔是装手动击发绳的,手动充气时,只需拉动杠杆(6),压迫撞针(5)击穿贮气瓶的安全膜片,其它部件均不动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制造设备和工艺要求较简单,成本低,技术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充气时间短,不受潮湿环境影响,装置轻巧等优点。适合各类江、河、湖、海水上作业人员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正亮,未经车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组合成板型的远红外辐射加热器
- 下一篇:冬季用汽车冷车起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