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千斤顶动力泵活塞密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12862.0 | 申请日: | 198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2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成 |
| 主分类号: | F16J15/24 | 分类号: | F16J15/2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志祥,詹福五 |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千斤顶 动力 活塞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千斤顶动力泵(即小缸)活塞柱密封装置。
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压千斤顶动力泵,对其活塞柱的密封通常是在活塞柱5的端部利用一蝶形橡胶密封圈7(见附图2)进行密封。该密封圈的口部较薄,当利用手柄1向活塞柱5加压时,通过压力油的反作用使蝶形密封圈的口部向外扩张而紧贴油缸内壁,从而在活塞柱工作时达到密封的目的。但正因为其口部较薄,因此较易破损、老化或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口部向上翻卷,造成密封不严而产生泄漏,从而使千斤顶丧失起重功能。千斤顶是汽车等运输机械保养、维修和随车必备的工具。汽车等运输机械多在野外作业,一但发生轮胎破损等故障就必须使用千斤顶。若这类故障发生在野外或山区人烟稀少的道路上则后果就更为严重。因此,千斤顶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对于诸如汽车等野外运输机械来说就尤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拟采用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和密封圈,克服目前结构中蝶形密封圈易破损,老化、卷口等缺陷,以达到提高其可靠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在于在泵体内腔上部采用粘复式聚四氟乙烯○型圈或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亦或K型橡胶圈,以代替原活塞柱底端的蝶型密封圈直接对活塞柱及油腔进行密封。附图1是千斤顶局部剖视图,图2为原动力泵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是在适当增加动力泵壳体4的高度及柱塞5的长度的情况下,在内腔的上部加工一螺纹孔及一放置密封圈的台阶槽,密封圈3置于台阶的底部,螺帽2用以调节密封圈3与柱塞5及台阶底部的密封性(即调节其接触压力),以保证柱塞在手柄1的压力下,向千斤顶提供压力油时不致于产生轴向或径向泄漏。此调节功能是本发明的核心之一。油泵每次提供压力油的量为柱塞5的截面面积与其轴向位移量之乘积。泵体4亦通过螺纹与千斤顶座6联结成整体。
本发明由于采用螺帽2来调节密封圈的密封性,保证了千斤顶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同时,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又适用于采用粘复聚四氟乙烯○形圈或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耐磨、耐老化、不粘滞、磨擦系数小等性能的材料作密封元件,更大大地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因此本发明具有密封性好、耐用度高、使用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各种运输机械野外作业时使用。
实施例
以YQ5A型(五吨)千斤顶为例,本发明所采用的压力泵体4高为80mm,内腔直径为φ12+0.05;活塞柱5长100mm,直径为φ12-0.04;螺帽2为M23×1×14mm,螺帽中心孔径φ12.5mm,螺孔深20mm,密封圈采用φ22×φ5粘复聚四氟乙烯○型圈。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油泵体与活塞柱密封不严或泄漏,则适当拧紧压紧螺帽2即可保证其正常工作。
附图:
图1为千斤顶局部剖视图;
图2为千斤顶油泵原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油泵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成,未经李明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检修灯的车辆灯光调控装置
- 下一篇:远红外连续炸油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