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便携式输液架无效
申请号: | 88212832.9 | 申请日: | 198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薛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勤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士鑫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便携式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架,特别是一种设有夹持座的便携式输液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现有的输液架,一般由基座、立柱和带钩横梁三部分组成。为增大输液架的稳定性,基座多用铸铁制成,因此重量较重。立柱一般为金属管制作,其长度达2米左右。这种输液架的缺点是重量重、体积大、使用不便,特别不能随同用于正在运送、转移中需输液抢救的伤病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活动输液架”(CN85204686U),它主要解决了液面高度的控制只需一只手操作的问题,但是它仍有笨重的基座,不适合在运送、转移途中抢救伤病员输液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不用一般输液架采用的基座,而是用夹持座夹持在床沿或担架上使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伸缩折叠、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不仅对一般医院病床可用,在担架上运送、转移病员的途中仍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夹持固定在病床床沿或担架上的可伸缩折叠的便携式输液架。它不仅可用于一般医院,特别适于在运送、转移途中需输液抢救的伤病员输液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手柄(1)、螺杆轴(2)、活动夹板(3)、夹持座体(4)组成的夹持座和由下滑槽(5)、下锁紧装置(6)、中滑槽(7)、中锁紧装置(8)、上滑槽(9)、限位销(12)组成的立柱,以及由滑块(10)、吊臂(11)组成的横梁等三部分构成。夹持座体(4)的顶面上有与下滑槽(5)连接的凸起台阶(15),夹持座体(4)的下部垂直面(13)上有齿(15)。垂直面(13)为夹持病床床沿的一个工作面,其上面的齿(15)起加强夹持作用。由夹持座体(4)两端同心的圆孔所支承的螺杆轴(2)上设有可与螺杆轴(2)啮合的活动夹板(3)。手柄(1)与螺杆轴(2)活动连接。当转动手柄(1)时,活动夹板(3)便沿螺杆轴(2)的轴线移动。活动夹板(3)可设计为两种,一种是平板形活动夹板(16),其上有齿(17),另一种是V形活动夹板(18),其上有齿(19)。有齿的部位均在夹板的夹持工作面部位。活动夹板(3)与夹持座体(4)通过手病(1)的转动可实现对病床床沿或担架的紧固夹持。滑块(10)位于上滑槽(9)内,为立方体形状,其上端与吊臂(11)活动绞接,其两侧面开有与限位销(12)配合使用的限位槽(20、21)。输液瓶悬挂在吊臂(11)上,其高度可根据需要通过上、中、下三个滑槽(5、7、9)和下、中两个锁紧装置(6、8)对立柱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本输液架直接固定于病床或担架上,因此它为运送、转移途中的伤病员提供了输液抢救的需要,减少了途中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死亡的可能。
2.由于本输液架以病床或担架本身代替现有输液架的基座,因此大大地减轻了重量。本输液架全重可设计为2公斤。另一方面,由于立柱、横梁可伸缩折叠,因此大大地减少了体积,本输液架收置完毕时全长可设计为0.5米。正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重量轻、体积小,因此收存、携带、使用均十分方便。
3.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有广泛的用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座体剖视图;
图3为平板形活动夹板正视图;
图4为平板形活动夹板侧视图;
图5为V形活动夹板正视图;
图6为V形活动夹板侧视图;
图7为滑块剖视图;
图8为滑块侧视图。
图中,1-手柄,2-螺杆轴,3-活动夹板,4-夹持座体,5-下滑槽,6-下锁紧装置,7-中滑槽,8-中锁紧装置,9-上滑槽,10-滑块,11-吊臂,12-限位销,13-夹持座体(4)下部起夹持作用的垂直面,14-夹持座体(4)顶面上的凸起台阶,15-夹持座体(4)垂直面(13)上的齿,16-平板形活动夹板,17-平板形活动夹板(11)上的齿,18-V形活动夹板,19-V形活动夹板(18)上的齿,20、21-滑块(10)两侧面的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勤,未经薛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