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微机蠕动输液泵无效
| 申请号: | 88211996.6 | 申请日: | 198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表厂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专利事务室 | 代理人: | 沈美英 |
| 地址: |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蠕动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医疗输液装置,特别是一种用微机进行自动控制,适于对儿科、胸外科、妇产科、肿瘤病人等临床进行小剂量动静脉输液、化疗、全套营养液、内管饲、腹膜透析等的输液装置。
对动静脉输液是医院中最常采用的医疗措施。液体输入动静脉的先决条件是液体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压力,并且该液压必须大于脉压。目前常用的使液体带压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采用使输液瓶高悬的办法;也有采用使输液瓶与一个压力可调的高压气袋相连的办法;此外,还有采用如旋转式、凸轮式、蠕动式之类机械式挤压输液胶管,使之带压的。带微机蠕动式输液泵是近几年发展的采用蠕动挤压方式,用微机对输液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新型输液装置,不仅可以自动地控制输液的用量、速率,还可以自动地检测液体中是否含有气泡;液体流动是否畅通;工作门是否处于工作锁定保险状态;液体是否即将用完等。一旦出现非正常情况时,输液装置及时地进行自动报警,并自动地采取应急措施。这种输液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时安全可靠。
对于各种供临床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除了要求安全可靠外,还要求转换工作状态快,对各种非正常情况的检测灵敏度高,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使用效果。现有的带微机输液泵,由于工作门的开启和关门锁定机构均采用二次或二次以上动作方式,例如美国IVAC 360型蠕动泵采用内凸轮卡门方式,关门锁定时,必须先关上门,然后转动把手,使凸轮卡住门框;日本STC 303型蠕动泵,采用先关上门,然后旋转把手,再将把手下拉加以锁定的方式。开启门的动作则与上述关门锁定动作相反。所以,临床使用时动作繁锁,机器转换工作状态的速度较慢;在被输液体流通受阻的检测和报警方面,由于采用在输液管外侧紧贴安装一微动开关的检测方式,当液体流通受阻时,胶管膨胀,使微动开关工作,进行报警,并自动停止输液。由于该微动开关的动作直接取决于胶管的膨胀程度,所以虽然结构简单,但检测灵敏度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对现有的带微机蠕动输液泵作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其转换工作状态的速度和对非正常情况的检测灵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医疗设备的临床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工作门开启、锁定机构中,采用了一种根据滑移摆动原理设计的关门锁定一次动作、开启门时连续顺势动作方式的推压式自锁工作门按扭开关(专利申请号88211955.9),大大缩短了工作门开启和关门锁定的时间,有利于临床使用时工作状态的快速转换。此外,这种按钮开关开启门的动作方式,也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液体流通阻塞的检测报警机构中,根据杠杆放大及磁钢接近磁敏感元件,能使磁敏感元件工作的原理,在泵出口处的胶管外侧,设置了一由定钳和动钳组成的钳口,输液胶管从钳口中通过,杠杆的一端与动钳固定相连,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磁钢,当液体流通受阻塞时,胶管膨胀,动钳随之向外浮动,使杠杆带磁钢的一端产生较大的偏移,磁钢进入磁敏感元件工作区,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输液。由于杠杆的放大作用,动钳较小的偏移即可使磁钢产生较大的位移,所以检测灵敏度高。该磁敏感元件可以采用干簧管或霍尔元件。
在气泡检测报警机构中,采用了一组开槽式光电耦合器件,并将其镶嵌安装在输液胶管的安装通道内,并配之以比较、放大电路。所以当液体中即使含的是微泡时,也会有较大的信号输出,能及时进行报警,并自动停止输液,因而检测可靠、灵敏度高。当液体即将用完时,该机构同样起检测报警作用。在对于上述非正常情况出现时的报警方面,本实用新型配之以声、光同时报警,也可以根据情况,择一报警,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输液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临床使用时方便、安全、可靠,工作状态转换快。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机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门打开90°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即气泡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体流通受阻检测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表厂,未经上海电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金刚石取芯钻头
- 下一篇:夹固型伞骨包头的改进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