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88211990.7 | 申请日: | 198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汉清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5/04;B62M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石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清沁 |
| 地址: |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架可以折缩的、且利用增变速器、尼龙带和双飞轮来传递动力的便携式自行车。
自行车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代步工具。然而目前常用的自行车,其不足之处是整车尺寸过长,且重量太重。这对于住房面积小或住在高楼上的居民来说颇感不便。
近年来为使自行车微型化、轻型化,国内外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如:CN85203017、85200761)。但是这些新的设计方案由于未能摆脱传统的链传动方式及采用合适的折缩结构形式,所以终究不能达到便携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后叉前端与大梁套管后端铰接,且后叉可绕铰接点作约110°收放转动的新颖便携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增变速器、尼龙带和双飞轮组成的传动机构来传递动力的新颖便携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自行车的车架大梁为一矩形截面管,其前端与前叉、车把的支承套管相连。座椅和书包架固接在大梁套管后端上方,书包架可绕铰接点翻转与靠背重合后放下,并与座椅面叠加在一起。套管插入车架大梁的矩形截面管内,并可在车架大梁中调节位置。后叉前端与大梁套管的后端铰接,当要将自行车折缩时,可将后叉铰接点作110°的转动,同时调节大梁套管最短,使车身的包络尺寸减小。
自行车的传动机构由踏脚杆、增变速器、尼龙带和双飞轮组成,尼龙带的两端分别与增变速器和双飞轮连接。在人力作用下,增变速器与踏脚杆相连的摇杆随踏脚杆作前后往复摆动。尼龙带将增变速器输出的可变线速度和动能传递到双飞轮上,再由飞轮将可变线速度转化成可变转速和转动能量,从而使自行车以合适的速度行驶,完成了人力转化为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增变速器是由踏脚杆、摇杆、尼龙带和调节器构成的倍增调速机构。尼龙带绕过可调节倍增率的滑块,调节滑块可获得各种不同的增速率,从而可获得各种传动比,在上坡或逆风时调节在最小增速端。增变速器的调速是在增速的范围内进行,其增速幅度约为无增速时的一倍,调速可分成10或20档甚至无级变速。其增变速度特性及其操作性能很适合于自行车。
双飞轮类似于两只飞轮组合在同一轴上。飞轮的外壳外园上有两条动力带槽,回复时则采用钢皮盘香簧。为了减低复位时的噪音,可将飞轮中的掌牙改设在飞壳内园上,运行时使之受离心力控制。
本传动机构安装于车架前端大梁的上方处,脚踏下悬如同钟摆,增变速摇杆置于车身的右侧,踏车时双脚如同钟摆一样前后往复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自行车,在后叉与车架大梁套管后端连接处设有避震器,避震器由弹簧缓冲器和空气阻尼器组成。弹簧缓冲器由“V”形板弹簧和胶块等部件构成,当车身颠簸时,其力通过铰链传动给“V”形板弹簧,由“V”板弹簧吸收冲量。考虑到车身反弹、重复颠簸以及小轮车对路面不平度的敏感性,因而在车架和后叉的铰链处配置了空气阻尼器。空气阻尼器类似一只三角形的金属盒,“V”形板弹簧装于盒中。行驶时所产生的颠簸使金属盒内的体积发生变化,由于活舌装在盒腔内,铰链在铰接轴上,且与大梁套管后端连接,在颠簸时如同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因此起到吸振衰敏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自行车,其车把管插入于弯管中,并可绕弯管轴线转动,且弯管可转动地配置于短管中,因而车把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其张开度及形状。调节时可将车把按需要绕弯管的轴线转动,同时将弯管在短管中转动,这样可以组合成各种空间几何形状。当调节到合适的形状后,便用配置于车把上的专用紧固件固定。在折缩自行车时,则将车把转向下方,并调节两侧张开度到最小,这样就能达到收缩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1是便携式自行车的正视图;附图2是车把调节机构;附图3是增变速器的结构图;附图4是双飞轮示意图;附图5是避震器示意图。
车架大梁1为矩形截面管,其前端与前叉2、车把3的支承套管4相连,座椅5与书包架6固接在大梁套管7的后端上方。套管7可在车架大梁1中自由伸缩,调节车身至合适的长度。后叉8的前端与大梁套管7的后端铰接,当要将自行车折缩时,可将后叉绕铰接点O2作约110°的转动,使整车的包络尺寸折缩到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汉清,未经张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整挂架
- 下一篇:公共汽车全自动报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