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魔球无效
| 申请号: | 88211968.0 | 申请日: | 198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04 |
| 发明(设计)人: | 梅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建平 |
| 主分类号: | A63H33/04 | 分类号: | A63H33/04 |
| 代理公司: | 华东化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志范 |
| 地址: | 上海市梅陇路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魔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魔方类玩具。
现有的魔方玩具,其外形为正方形,其游戏原理系基于矩形块面间的既相互联系又可相对运动;与魔方类似的“魔棍”玩具其外形为圆柱形,其游戏原理系基于圆柱块间的相互联系及相对运动。但这两种玩具由于其运动副的工作原理及块面结构划分的限制,都不能解决外形为球形的球壳面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对运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形为球形的魔球,其中圆球形的球壳面被分割成八块面积、形状、各边弧长均相等的球壳面。通球面滑动副使球壳面与一个心核相联接。在心核的表面上设置一组(三条)以上的环形滑动槽,在球壳面的各角点位置处均设置了滑块,当滑块在心核上的环形滑动槽中滑动时,球壳面即可绕空间坐标轴(如O-X,O-y,O-Z)中的任一坐标轴旋转,从而使球壳面之间及球壳面与空间坐标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可在球壳外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或色彩,或者将球壳面做成除了圆球形面外的各种立体形的结构,如凹凸小球状。菠萝皮外形状、葡萄球状、原子模型状等,通过相对运动达到游戏之目的。
下面将根据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魔球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 为本实用新型魔球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心核(可以为实心的球形,也可以为空心的球形)
2——静球壳面(一块)
3——动球壳面(七块)
4——支座
5——弹簧
6——定位钢珠
7——环形滑动槽
8——滑块
图2 为实用新型魔球之心核表面上的一组(三条)环形滑动槽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O-X,O-y,O-Z为一组空间坐标轴,A、B、C为三条环形滑动槽的部分交点(以表示一块球壳面的各角点所处的空间位置)。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魔球主要由心核1和被分割成八块的面积、形状、各边弧长均相等的球壳面所组成。其中一块球壳面相对于心核是静止的,称静球壳面2;七块相对于心核1是活动的,称动球壳面3。在心核1的表面上分别在三个坐标轴平面剖面的位置上设置一组(三条)以上的环形滑动槽7。(环形滑动槽所构成的平面一般通过心核的球心,亦可不通过)。动球壳面3可通过固定在动球壳面各角点处的滑块8,在滑动槽7中运动。静球壳面2可用粘接剂或螺丝固定在心核1上。在各动球壳面3的各壳边的中点处均设置一凹槽。在静球壳面各壳边的中点处均设置一凹孔,内放弹簧5和定位钢珠6。当动球壳面3在滑动槽7中运动到位时,定位钢珠6藉助弹簧5的弹力会自动嵌入动球壳面壳边中点处的凹槽中,起到定位的作用。
在装配时,应将动球壳上的滑块8分别嵌入心核1表面上的滑动槽7的交点处,如图2所示的A、B、C各点。当动球壳面绕图2所示的Z轴旋转时,处于A点的滑块在原点(A点)转动,处于B点,C点的滑块则沿环形滑动槽7上的BC弧滑动。这样上半球壳(由4个球壳面组成)与下半球壳(也是由4个球壳面组成)之间就产生相对位置的变化,每次转动,有4个位置可供选择,即分别转动(移位)90°,180°,270°,360°;绕y轴,绕X轴之旋转,可同理类推。
按照上述结构制作的魔球其游戏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其可变因次可达12万次以上,所以一旦变化后,要回复到初始位置,有着相当的难度,故有利于游戏者的智力发展。
支座4与静壳面2,心核1之间,可通过螺丝相连接,(亦可直接放置在托座上,)取去支座4,即可持球进行游戏。装上支座4,即可将魔球放置桌上,作为一种艺术装饰品来美化生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建平,未经梅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锁式插头
- 下一篇:差动式液压自动卸荷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