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式呼吸机无效
| 申请号: | 88211527.8 | 申请日: | 198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阳;陈维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专利事务所长海医院专利室 | 代理人: | 侯顺元 |
| 地址: | 上海市长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气动式呼吸机,特别适用于配合麻醉机使用于手术中。
现有的气动式呼吸机例如美国3M公司制造的Bird牌其简单原理是将气室中间用膜片隔开成二个封闭的气室,膜片处于中间位置时二气室的压力相等,当用一个气缸将一定压力推入上气室时,上气室压力增加,膜片向下气室凸出;当气缸回程时在上气室产生负压,膜片在大气作用下向上气室凸出。应用这个原理在膜片中心处的二边分别装二块铁片,并且在距铁片一定距离处装二块磁铁,当铁片随膜片移动到距离磁铁一定范围内,磁铁的磁力帮助铁片移动并且最终将其吸住使膜片处于稳定状态。这种由气室内的气流变化速率影响膜片的移动速度导出呼吸频率。这种呼吸机的气缸由陶瓷阀门及其附属另件构成,结构复杂,要求零件加工精度高,生产困难。
现有技术中另有一种气动电控式的呼吸机是用空压泵或外接气源压力,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推动一个折叠式气囊上、下运动构成机械呼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结构简单且性能可靠没有电气部件的呼吸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气动式呼吸机气室由中隔分成上下二个气室,中隔开孔可由中隔阀门开闭,在上、下气室各有一个折叠式气囊利用文邱里喷嘴的文邱里效应使下气囊膨胀或收缩以推动中隔阀片上或下,气室或开或闭以推动上气囊膨胀或收缩形成对病人的呼气相和吸气相。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吸气相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呼气相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3是所示的基本构成,当中隔阀门(2)在上气囊(7)为膨胀状态达到最下位置时为下磁铁(10)吸闭,上气囊底部垫铁(14)压紧中隔阀杆(8),中隔阀门密闭中隔(4)的开孔(12),当高压空气或氧气经文邱里喷嘴(3)进上气室(1),上气室内压力增高,高于病人肺内压时将上气囊压向上呈收缩状,囊内气体压向病人肺内,是为吸气相。其潮气量大小根据上气囊被压缩程度而异。由于文邱里效应在高压气体进入上气室的同时下气室(5)中的下气囊(11)内的气体被经管导(6)吸入文邱里喷嘴排入上气室,使上气室始终保持密闭腔。当上气室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转而逆流至文邱里喷嘴流向下气囊方向,使下气囊充气膨胀,下气囊上升直致推动中隔阀杆向上并克服下磁铁对阀门的引力,使阀门向上,此时中隔阀门打开,并被上磁铁(9)吸引。中隔开启后上气室的压力通过中隔开孔向下气室排出于是上气室压力降低,上气囊向下运动膨胀,是为呼气相。上气室减压后进气又通过文邱里喷嘴向上气室加压,同时由于文邱里效应下气囊内的气体再次被文邱里效应的负压抽吸,下气囊向下收缩脱离中隔阀门连杆,重复前述过程,如此反复切换为呼气相和吸气相,满足呼吸机的功能。气室压力通过出气孔(13)调节以改变呼吸频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密封要求很高的膜片及气缸阀门系统,又无需气动电控式的电磁阀门等电气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配合麻醉机使用时可代替人工挤压气囊,同时可单独作为一般呼吸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未经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