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耗高效多通道水-气喷射泵组无效
| 申请号: | 88211096.9 | 申请日: | 198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鹤年;张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鹤年;张炽威 |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耗 高效 通道 喷射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压力水为动力,作为设备、容器、管道系统中不凝结气体的抽吸装置,属喷射泵类,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凝汽器、轴封加热器等设备。
采用已有技术的水——气喷射泵组如图1所示,它由进水室1、水喷嘴2、吸入室3、逆止阀4、喉管5、余速喷射泵6及排出管7等部件组装而成,它目前仍是国内外较新的型式,为火力发电厂所广泛采用(苏联г·и·ЕфwuoikuH列宁格勒金属工厂K-300-240型汽轮机射水抽气器的改造《电站》 1974(2);长喉型射水抽气器的结构和计算《ТеллоэHepreTuka》1982(2);上海汽轮机厂,天生港发电厂12.5万千瓦机组抽气器改型技术小结1981;田鹤年,射水抽气器的发展与现状,《华北电力》1986(7)等)。上述喷射泵从两相流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其缺点较多,主要是:在吸入室部份,气体未能被顺利地压入喉管,而是相当一部份被撞击于喉口以外,吸入室存在明显的气相偏流,余速喷射泵的设计型式未能充分考虑两相流的能量交换原理,从喉管射出的余速能量大部分消耗于对锥形收缩管的撞击损失之中,这些都影响了效率的提高,主喷射泵的比耗功一般高于2.2度电/公斤空气,难于适应当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流通合理化、使之更符合两相流工作特点的低耗高效多通道水--气喷射泵组。它内部损失少,在能耗降低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空气抽吸量,提高凝汽器真空,这将使汽轮机多作功,达到可观的节能效益,并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本装置能更为合理地利用余速,明显减少内部损失,并减少了振动与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依据《水——气两相流的能量交换原理》研制的,它与国内外近十余年新发展起来的七通道长喉型水——气喷射泵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作一简略的说明:水——气喷射泵的作用基于两个机理:1、吸入室机理:水束对周围空气产生一个粘滞力,此力使水束与相邻气体两相质点层间产生横向渗混,这样气体即被水束裹胁向前,当前途无阻时空气即被压入喉管,使吸入室产生真空。由此可知,吸入室的结构必须做到在较少的水量下,水束与空气接触面足够大、各股水束吸气均匀且能将空气最大限度地压入喉管。为了实现这一点,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吸入室内有分流室的结构作为主通道和若干个按一定节距排列的小孔群作为辅通道,以降低气阻、消除气相偏流;在吸入室下方采用直线收缩型喉口收缩段,其单面倾斜角为7°~8°,以防止气体被阻于喉口以外,并降低气蚀、振动与噪声;喷嘴——喉长值确定以喷嘴内径的最佳倍数——34至36倍来决定,这使得水束长度达到较佳值;鉴于中间通道裹胁空气的能力相对较微故可根据对抽吸量的需要、闷去七通道的中间通道增设一种六通道型以进一步实现低耗高效。2、喉内压缩机理:两相流在喉管内的充分压缩可提高喷射泵的效率。经研究喉长——压力特性线,可分成四段,即:喉口增压段、压力稳定段、加快增压段、增压趋缓段。在低水压时,加快增压段会较早出现,效率也高,但真空不稳定;高水压下加快增压段来得迟,需要相当大的喉长才能实现高效率,但耗功也大。据此原理应先确定适当的水压特性线,在此线上取一喉内压力点,使其满足余速喷射泵的需要,与此点所相应的即最佳喉长。本实用新型根据等截面喉管的末端内仍具有较高流速及数个喉管之间流速互不干涉的原理,安装了尾端抽吸管,它是在1~2根喉管的近出口处开φ10~φ12毫米小孔,接管道用来抽吸余速喷射泵所不能胜任的低气量但管阻大的抽吸对象。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喉管出口余速,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余速喷射泵也为多通道型,其通道数与主喷射泵通道相一致,主喷射泵的喉管出口端即为余速喷射泵的工作喷嘴,余速喷射泵喉管与余速喷射泵工作喷嘴的截面比为2.1~2.2,余速喷射泵喉长与内径之比为1.8~2.2。
本实用新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鹤年;张炽威,未经田鹤年;张炽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头T型节育器及嵌件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分层卸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