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型畜力割麦机无效
| 申请号: | 88210254 | 申请日: | 1988-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2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义 | 
| 主分类号: | A01D34/43 | 分类号: | A01D34/43;A01D34/57 | 
| 代理公司: | 抚顺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凤城 | 
| 地址: | 辽宁省抚顺市露天***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畜力 割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畜力割麦机,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农、牧业收割各种麦类、牧草的专用机械。
目前,农牧业收割用的机械有多种,如大、中、小型联合收割机,该机虽具有切割、脱粒等多种功能,但均需与四轮拖拉机组配因此,价格昂贵,普通农户在经济上承受不了,不能在农村中普及使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公告了一种《手摇腹推割麦机》,公告号为GG87201444,本机有四个地轮,靠人腹部的推力前进,以手摇为动力,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曲柄摇杆割麦机构和棕毛带收麦机构,完成割、收麦工作。这种割麦机虽然照比前种经济,但靠人腹部的推力前进,以手摇为动力,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割麦机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实用可普及到一般农户的小型畜力割麦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机采用两个机轮,由一侧机轮驱动机体内增速传动机构运动,增速传动机构的中速轴驱动一皮带输送装置运动,将割刀置于高速轴(即传动末轴)上,使其转速达到要求。该机工作时,用畜力作动力,机轮一转动,即驱动机体内增速传动机构及其中速轴驱动的皮带输送装置运动,使需要切割的作物输入皮带输送装置的输送槽内并夹紧,割刀将作物割下后,再由输送槽输送到机后待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为焊于机轮2、7外圆的防滑齿,2、7为机轮,3为大伞齿轮,4为高速轴,5为刀架,6为割刀,8、19、26为轴承盖,9为高速轴固定架,10、14、18、25为轴承,11为弹簧,12为螺栓,13为定位轴承盖,15为轴承座,16为小伞齿轮,17为小直齿轮,20、21、23、27为键,2229为左侧立板,24为大直齿轮,28为上平板,30为中速轴,31为主动皮带轮,32为中、高速轴固定板,33为皮带,34为从动皮带轮,35为小轴,36为固定板,37、40为槽板,38、39为右侧立板。
小型畜力割麦机由机体、机轮、增速传动机构、皮带输送装置、刀架、割刀组成。本机采用二个机轮2、7,机轮2、7均由轮体套入轮轴后二端装入轴承并用轴承盖压紧。机体由一块上平板28和左、右侧各二块立板22、29、38、39焊接而成,机轮2、7分别放入机体左、右侧立板22和29、38和39之间,用螺母41将机轮2、7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立板22和29、38和39之间并使其转动灵活。其特点是用机轮2驱动位于机体内的增速传动机构运动,增速传动机构的中速轴30驱动一皮带输送装置运动,高速轴4下端套装⊥型刀架5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割刀6由二片薄刀片组成并用螺栓固定在刀架5上。
本机采用的增速传动机构是机轮2驱动的、由一组伞齿轮3、16和一组直齿轮24、17组成的二级齿轮增速机构,即机轮2与大伞齿轮3为同轴一体结构,用螺栓将大伞齿轮3固定在机轮2的内侧,大伞齿轮3与位于中速轴30偏下方并与其用键21联接的小伞齿轮16啮合,中速轴中部装有与其用键23联接的大直齿轮24,大直齿轮24与安装于高速轴4偏上部,并用键20联接的小直齿轮17啮合;为使中、高速轴定位及中心距保持不变并使二轴转动灵活,在位于中、高速轴30、4上的一组直齿轮24、17上端套装有呈双孔状的中、高速轴定位板32,其套入中速轴30的孔内装入轴承25后用小轴套将轴承盖26压紧,套入高速轴4的孔内装入轴承18后用螺栓将轴承盖19把在中、高速轴定位板32上;中速轴30定位靠其下方套装的轴承座15再装入轴承14后用定位轴承盖13将其压紧后把在机体的左侧内立板29上;高速轴定位采用中部套装呈套筒状的高速轴定位架9内装轴承10后两端压紧轴承盖8(用螺栓、螺母联接)后,将高速轴定位架9端部用螺栓固定在机体左侧内立板29上并位于定位轴承盖13的下部。
本机由中速轴30驱动的皮带输送装置由皮带、三个皮带轮及一个输送槽构成。由中速轴30驱动并位于其上方、用键27联接的主动皮带轮31与二个从动皮带轮34呈三角形水平布置,二个从动皮带轮34分别装于固定板36上焊接的二个小轴35上。由二块槽板37、40构成的输送槽沿机体前、后方向布置;槽板37用螺栓12套入弹簧11后把在机体右侧的内立板38上;槽板40固定于上盖板36旁,槽板40的偏上部有与二个从动皮带轮34及皮带33安装位置相匹配的长孔,使二个从动皮带轮34及皮带33略伸入输送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义,未经张书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动开门装置
- 下一篇:推键式电子无级调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