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竞速冰上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88209933.7 | 申请日: | 198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殿基 |
| 主分类号: | B62M27/00 | 分类号: | B62M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上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冰上竟速运动器械。
目前,国内外的冰上自行车基本都是三点叉开支撑在冰面上,这些冰上自行车有一同样的问题,即它们都不象普通自行车那样,在转弯时内倾,操纵者骑乘后,由于重心较高,在转弯时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使行驶速度不能全部发挥。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降低重心。中国专利申请86209538提出的冰上自行车的低重心座椅能一定程度地克服高速转弯时产生的倾覆力矩,但它的重心继续降低将发生困难。所以这种三点叉开形式的冰上自行车很难达到竞速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竞速冰上自行车,它改变了已有冰上自行车必须三点叉开的型式,它能有效地克服高速转弯时产生的倾覆力矩,最大程度地发挥操纵者的体力,使冰上自行车的速度有一个质的进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类似普通自行车的结构中,保存原有的驱动和操纵方式,在前叉下面安装一只前转向冰刀,在后叉下面装有一个冰旋桨和一只尾冰刀,当操纵者骑行时,它们都与冰面可靠接触。当蹬动踏板带动由圆型皮带、滑轮等组成的传动系统时,冰旋桨将发生旋转运动,从而迫使竞速冰上自行车运动。
本实用新型因不改变传统自行车的驱动方法和操纵方式,所以对操纵者没有特殊要求,和普通自行车的使用方法一样。本竞速冰上自行车的关键部件冰旋桨和普通的船用螺旋桨的推进原理大体相仿,都以螺旋方式推进,所不同的是冰旋桨任何时刻都是下面的刀刃与冰面接触起推进作用,而螺旋桨工作时,各叶片都参加作用。冰旋桨和螺旋桨一样可以是单头刀刃也可是多头刀刃。多头刀刃可有效的缩短冰旋桨的轴向长度,冰旋桨的刀刃面和螺旋桨叶面一样,呈螺旋线状态。冰旋桨每片刀刃的前进方向端都应有前冲角,以保证刀刃接触冰时平顺进入并使其运转平稳。冰旋桨不论是单头刀刃或多头刀刃,刀刃之间应有顺轴向投影时过量的重合度,不应有间断点,确保运转时不发生径向跳动,即前一刀刃将要退出工作时,后一刀刃应早已进入工作位置,就这样连续运转下去,达到推进目的。这种冰旋桨的行迹是一连串倾斜互相近于平行且甚短的线段。
冰旋桨的螺距很大,高速行驶时随时停止踩动蹬板,就进入高速滑行状态,这时冰旋桨应不产生自锁现象并处于高速滑行。这种滑行性能也给操纵者上、下车时一段必要的滑行提供了方便。
冰旋桨后面的尾冰刀在弹簧的压力下,始终与冰面可靠接触,保证冰车高速转弯内倾时不致滑脱。尾冰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平衡冰旋桨工作时产生的侧向力。
本冰上自行车的刹车是这样实现的:握紧刹把,经过闸线拉动闸杆,迫使尾冰刀后面的横置刹车刀压向冰面,此时刹车刀刃与冰面发生强烈磨擦而停住。
本竞速冰上自行车的冰旋桨、尾冰刀、刹车刀由一个装饰性防护罩所覆盖,附图中未画。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竞速冰上自行车轴测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竞速冰上自行车主要由车架(7)、前转向冰刀(10)、冰旋桨(13)及尾冰刀(1)构成,它们的型心处于同一几何平面内。其中转向冰刀(10)、冰旋桨(13)及尾冰刀(1)、在骑行中同时与冰面接触。
大皮带轮(9)上绕有圆形传动带(8),它们分别导入两个定滑轮(11)、圆形传动带在这里改变走向,并导入小皮带轮(12),构成传动路线。小皮带轮(12)的轮毂实际是一个单向离合器,与普通自行车的飞轮功能类似。处于高速行驶随时停止蹬动踏板,小皮带轮即停止转动,冰旋桨(13)就进入空转滑行状态。
冰旋桨(13)与轴(14)为钢性联接,轴(14)两端为轴承支撑。轴承上面为一门形支架(3),松开夹瓦(4)时,车架(7)和门形支架(3)可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段距离,这实际上是一个皮带松紧调整装置,调好后即可紧固。
尾冰刀(1)工作时始终与冰面紧密接触,它是靠弹簧(2)的压力实现的,它可绕轴(15)转动一有限角度,已适应冰面的凸凹变化。
刹车刀(16)不刹车时距离冰面很近。刹车时刹车刀(16)就压向冰面。刹车刀(16)与闸杆(5)是一体的,就是一个杠杆,其转动中心通过轴(15)。闸杆(5)的未稍与闸线(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殿基,未经王殿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装物料容量自动显示装置
- 下一篇:轴承弹簧铰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