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火套无效
| 申请号: | 88209394.0 | 申请日: | 198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勾永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勾永昭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广生 |
| 地址: |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火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火套,特别是配在家用锅(或壶)上的节能装置。
目前市售的锅(或壶)上没有聚火套,加热时锅(或壶)只有底部受热,热效率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第3卷第3号中公开一种“有空气燃烧室的锅、壶”。该锅、壶的特点是在其底部连接一中间带孔、有若干条呈辐射状或螺旋状凹槽的金属盘状物,盘状物下可以加一隔热垫,以形成许多各自独立的空气燃烧室。这种有空气燃烧室的锅、壶可将火焰包在锅、壶底部燃烧,从而增大了锅、壶底部的受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但由于该锅、壶的燃烧室只增大锅、壶底部的受热面积,对锅、壶侧面不能进行直接加热,所以受热面积仍然比较小,热效率不太理想,蒸煮和烧开水的时间仍较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使火焰包在锅(或壶)的底部和侧面燃烧,增大锅(或壶)的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的聚火套。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一种聚火套,特别是用干锅(或壶)上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火套是一圆柱型套体,套体上端有一圈向内弯的封闭套边,套体上部至少有一个排气孔或排气缝。
当将聚火套套在锅(或壶)的外面时,聚火套与锅(或壶)的侧面形成一空腔,聚火套底面低于锅(或壶)的底面,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火焰加热锅(或壶)的底部,尾火和高温气流将进入侧面空腔,又对锅(或壶)的侧面进行加热。由于空腔上部有封闭套边对空腔进行封闭,因此火焰将被包在锅(或壶)底部和侧面燃烧,燃烧完后的废气通过排气孔或排气缝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聚火套固定在锅上的剖视图。
1-锅盖、2-锅体、3-套体、4-耐火隔热套、5-锅耳、6-固定片。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火套立体图,
7-封闭套边、8-排气孔。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火套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火套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如图2-4所示,用于锅(或壶)上的聚火套,聚火套是一圆柱型套体(3),套体(3)上端有一圈向内弯的封闭套边(7),套体上部有排气孔(8)。
将此聚火套套在锅(或壶)外面,在锅(或壶)侧面与聚火套之间就形成一空腔,从而使火焰包在锅(或壶)底部和侧面燃烧。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聚火套的封闭套边(7)端部有两对称向上伸出的固定片(6),用螺钉将固定片(6)固定在两锅耳(5)与锅体(2)相连接处,使聚火套与锅连成一体,便于使用。在套体(3)的内壁上固定一层耐火隔热套(4),进一步减小热损失。耐火隔热套(4)是由石棉布、硅酸铝纤维或矿棉毡做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聚火套套在锅(或壶)上形成一空腔,可使火焰包在锅(或壶)的底部和侧面燃烧,火焰燃烧充分,从而提高了热效率,节约能源,节约时间,并防止了外介风对火焰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勾永昭,未经勾永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的联接转向装置
- 下一篇:多种液体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