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之点滴注射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9310.X | 申请日: | 198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辉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点滴 注射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改良之点滴注射控制器,特别系有关于一种使用便利且安全确实之点滴注射控制器者。
按,习用之点滴自动控制器系如图六所示,其系在点滴室1中置放有一浮球10,使该浮球10可藉点滴室1内部之注射液12的浮力来控制其是否阻塞点滴室1之输出口13,以达到控制注射液12由点滴室1输出之作用;然查此种装置于最初使用时,必须等待点滴室1中之注射液12储置有一体积,使得该注射液12之体积所产生之浮力足以使浮球10浮高脱离点滴室1之输出口13时,其注射液12方能输出使用,此等待时间对于繁忙之医护人员而言,诚属浪费且极不便利,并且若浮球10因制造疏忽,而具有较重之重量时,则其等待时间更长;而点滴注射时间均较久,若在注射期间,其针头注射处被提高并带动点滴室1倾斜或倒转,则可能使注射液12不再封闭其输出口13,亦即使空气存在于输出口13处,且此时注射液12依然继续输入于点滴室1中,因而易使空气经由输出口13输出,造成空气可能随着液体而注射于人体中,因而于使用此种点滴控制器,医护人员必告知被注射者必须遵守注射处不可高于点滴室1的告诫,以避免空气注入人体之危险;所以习用之点滴自动控制器于使用上非常不便利且其安全性亦有缺憾;是以,创作人有鉴于习用的不便与缺点,遂缺心改良先有技术,经过其潜心研究与不断的摸索试验,终于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缘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使用便利且安全确实之点滴注射控制器者。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操作简捷之点滴注射控制器者。
为达成上述目的,兹举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图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相信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特征、目的及优点,当可由之而获致更佳之了解。
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2系图1A-A′之剖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使用装配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5系图4之动作示意图。
图6系习用点滴注射控制器之立视图。
如图1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剖视图。由图显示该实施例包括有一点滴筒2,一置于点滴管内部之浮筒3,一连接管4设于点滴筒2底端,以及一控制管5等主要元件;其中点滴筒2之顶端及末端各设有点滴液的输入管道21及输出管道23,而连接管4系以可聚合伸张之软管所构成,并使连接管4之管壁成型为齿状环壁40,同时连接管4之末端可套固于控制管5的近末端处外壁,而该控制管5系可在输出管道23内中滑动,又在于控制管5之前端头周边适当处设有通孔53;至于本实用新型最主要之特征乃系将一略大于点滴筒2内径的垫圈33,迫置于该点滴筒2底端而固定,使垫圈33的外环可紧密的贴靠于点滴筒2之内壁,且使垫圈33的中央处具有一穿孔331,并令垫圈33的内部系为中空状,同时将位于点滴筒2内部之浮筒3底端形成一可供穿过垫圈33之穿孔331并置入垫圈33内部的凸体31,同时亦可加设一置于凸体31顶端周缘之片体32,该片体32系可多点内接于点滴筒2之内环壁,请配合参阅图2、图2所示系图一之A-A′剖视图,由该图可明显看出,片体32系可多点内触于点滴筒2的内环壁上,如此即可使浮筒3之下端凸体31,于其移动时,可确保始终位于点滴筒2内部的中央轴线上,换句话说,此片体32的安装,系为确保当浮筒3下降时,其上之凸体31可紧密封闭垫圈33之穿孔331中,以达阻塞密封的效用;再者,浮筒3之凸体31系为一锥状形体,如此可藉浮筒3本身重量下降之动作,使凸体31可紧密封闭垫圈33的穿孔331,而有阻塞点滴筒2之输出管道23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辉,未经陈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