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滑脱治疗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9152.2 | 申请日: | 1988-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义;张卫生;高伦;李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义;张卫生;高伦;李秀荣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枫 |
| 地址: | 天津市红桥区丁***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滑脱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治疗颈椎滑脱的固定装置。
颈椎病是常见多发病,牵引疗法目前仍然是非手术疗法中的主要手段,目前牵引器械中的颈椎牵引固定器性能较为优越,大多数患者在使用该牵引后症状明显好转,但病人的耐受能力有限不便作长时间牵引,否则会有头晕、恶心、后枕头麻等副作用产生,尤其是“颈椎脱位”的患者,虽经牵引后复位,一旦解除牵引,患者颈部又处于失控状态,复位的颈椎易再次滑脱,从而延长了病程,给患者带来痛苦。临床实践表明,颈椎患者在牵引治疗后,应有一种装置,能控制颈椎较长时间处于最佳生理位置,以巩固牵引后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为固定颈椎而存在的各种革、铁制硬领、塑料制颈托,石膏颈托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一些缺点,如笨重、易变形;不具调节功能、需专人订做;由于严密围颈造成汗疹等,同时固定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现有的各种颈椎固定装置不适宜与现有的颈椎牵引固定器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可调功能,可适于各种体型患者使用的颈椎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各种颈椎固定装置的缺点,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器使其疗效得到巩固,且使患者减轻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设计的构思是利用人体的下颏、上胸部和颈后三个部位为力点,使用一固定装置,使患者的颈部处于最佳生理位置。该装置是由托垫、连杆及连接托垫与连杆的连接件、紧固件及搭扣所组成,所说的托垫包括颏托与胸托,是由铁板与软垫构成,连杆包括U形上支架与U形下支架,上支架依支架连接套固定于颏托铁板上,同时有用以调节颏托位置的调节螺丝位于上支架上与颏托铁板相接触,下支架依支架连接套固定于胸托铁板上;在上下支架的交汇处有一L形铁架,其铁架正面用总螺丝连接二支架的交汇点及一搭扣支架,侧面有螺孔依调节螺丝拉杆及定位螺母与支架定位板相连接,调节螺丝拉杆上有元宝螺栓及其紧固螺母;在搭扣支架上有搭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按患者颈部的大致高度将颏托与胸托之间的高度略作调整;2.将该器械置于上胸部与下颏之间,颈后扣紧搭扣;3.由医者(亦可患者自己)调整双侧螺丝拉杆,使颏托与胸托之间处于最佳高度;4.患者自己调节颏托调节螺丝,使颏托处于最舒适及最稳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1.固定效果好,有利治疗;2.具有可调功能,适用于各种体型;3.小巧灵便、佩带方法简单,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通风好,不会有汗疹等副作用。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颏托软垫;2为颏托;3为连接铁套;4为U形上支架;5为颏托调节螺丝;6为支架定位板;7为总装螺丝;8胸托软垫;9为胸托;10为连接铁套;11为U形下支架;12为搭扣支架;13为搭扣;14为L形铁架;15为调节螺丝拉杆;16为定位螺母;17元宝螺栓;18紧固螺母;19总装螺母。
实施例:该固定器是由颏托2,胸托9、连杆4与11及有关连接件、紧固件及搭扣13所组成,颏托与胸托是由铁板与软垫1及8构成,上支架4依支架连接铁套3固定于颏托2的铁板上,下支架11依支架连接铁套10固定于胸托9的铁板上同时有用以调节颏托2的调节螺丝5位于支架4上与颏托2的铁板相接触;在支架4与11的交汇处用一L形铁架14连接,其正面用总装螺丝7与螺母19连接二支架的交汇点及一搭扣支架12,侧面有螺孔依调节螺丝拉杆15及定位螺母16与支架定位板6连接,调节螺丝拉杆上有元宝螺栓17及其紧固螺母18,在搭扣支架上有搭扣13。
本实施例的颏托、胸托软垫可采用海绵软垫,其搭扣可采用尼龙龙万刺搭扣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义;张卫生;高伦;李秀荣,未经刘万义;张卫生;高伦;李秀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