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09103.4 | 申请日: | 198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5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德;刘广林;王铁生;马景润;宋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静电技术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锡成 |
| 地址: |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储油罐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对空气与油、油与水之界面高度,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检测的一种防爆型结构装置。
目前国内外各油田、炼油厂、化纤厂和油港码头的储油罐(槽)对于空气与油、油与水的界面高度测量,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测量,大都采用垂吊检尺法和吊瓶定点取样法,其中垂吊检尺法只局限于对空气与油界面检测,误差为2%,但由于储油罐(槽)中有沉积物和油离水层,又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则水层变化幅度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远大于2%;吊瓶取样法虽然对所取的样品化验油中含水量精度高,但由于储油罐(槽)中上下温差大、使储油罐(槽)中上下呈现高低不等的含水油层,乳化层和沉积水层,又各层分布无规律,这样,该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储油罐(槽)中油之含水量。因此,给储油、输油和炼油在生产计量上造成极大的损失。当前如何改进解决储油罐(槽)之界面高度测量,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及净油含量等检测,是石化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较准确地检测储油罐(槽)中空气与油、油与水的界面高度,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的便携式多功能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提手梁、传感器固定卡、传感器、测量电缆、收放测量电缆手柄、机壳箱体、测量电缆绕线盘、电源开关、零位控制器、讯响器、辅助手柄、指示器、传动轴套、轴、传输电容器、射频发生器、检测器、放大器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利用不同的介质对电磁波能量吸收程度不同的物理特性,由于不同介质——空气、水、油和油水混合态的不同,其物理常数也不等,则对电磁波能量吸收多少也不等,经检测器将其转换成电的模拟量,再经放大器把其电量转换成数字的模拟量,并以含水量的百分数含量表示出来,便实现了对储油罐(槽)的界面高度、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的检测,尽而净油含量亦同时得到检测。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稳定地实现检测准确,精密度高,对界面检测可达0.2%,对乳化层和油中含水量检测可达±1%,并能一次性检测出储油罐(槽)中的净油含量,除此之外该装置还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连续工作、检测功能多的主要特点。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体细节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电路方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传感器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射频发生器(16)检测器(17)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指示器(12)、放大器(18)、讯响器(10)电路图。
图面说明:(1)提手梁、(2)传感器固定卡、(3)传感器、(4)测量电缆、(5)收放测量电缆绕线手柄、(6)机壳箱体、(7)测量电缆绕线盘、(8)电源开关、(9)零位控制器、(10)讯响器、(11)辅助手柄、(12)指示器、(13)轴套、(14)轴、(15)电容器、(16)射频发生器、(17)检测器、(18)放大器、(19)内电极、(20)外电极、(21)隔离绝缘、(22)紧固螺母、(23)连接螺栓、(24)内电极涂膜、(25)储油罐(槽)体。
下面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2由提手梁(1)、传感器固定卡(2)、传感器(3)、测量电缆(4)收放测量电缆绕线手柄(5)、机壳箱体(6)、测量电缆绕线盘(7)、电源开关(8)、零位控制器(9)、讯响器(10)、辅助手柄(11)、指示器(12)、轴套(13)、轴(14)、组成的便携式多功能储油罐(槽)检测装置。
图5是由内电极(19)、外电极(20)、隔离绝缘(21)、紧固螺母(22)、连接螺栓(23)、内电极涂膜(24)、组成传感器(3)剖面结构。
图3、4中,提手梁(1)是操作和携带时用,它经轴套(13)、轴(14)、与机壳箱体(6)和收放电缆手柄(5)相连接,并与测量电缆绕线盘(7)组成机械传动系统;又测量电缆(4)一端与机壳箱体连接,另一端则与传感器(3)相连接组成测量、传感和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静电技术研究设计院,未经鞍山静电技术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