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胎胎压、胎纹深度及电瓶电力三合一测试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8934.X | 申请日: | 198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翁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锡光 |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香港湾仔华***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深度 电瓶 电力 三合一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测量器,可以分别测量汽车轮胎压力、轮胎外表纹路深度及汽车电瓶电力。
按行车安全,除了在行车时需特别保持警觉心、处处遵守交通规则外,于平常及行车前,对于汽车各部机件亦需作必要之保养及检测。其中,电瓶电力系全车动力之主要来源,而轮胎压力及其外胎表面纹路深度之正常与否,亦影响载重、方向盘控制及煞车效果,因而电瓶电力、轮胎压力、外胎纹深亦是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且有随时随地对其检测之必要。
针对轮胎压力、外胎纹深及电瓶电力之检测,目前有专门分别检测之胎压计、纹深计及电瓶电力测量计。该等胎压计、纹深计及电瓶电力测量计都分别制成,再依其设计功能分别单独使用。但,申请人乃更进一步考虑到,该等检测工作,实乃是相关而相连之动作,且该等测量器具又是为极其轻便之随车携带的测量器具,都有本实用新型同体多功能测量器之创作,使其更具实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之特点是于一本体内装设有测压及测深共用之装置及电瓶电力测量等装置;其中,测压及测深装置系包含有金属测压头、圆管、喇叭塞、压缩弹簧及刻度尺等诸构件,该刻度尺分别刻设有气压及胎纹深度之尺寸刻度;电瓶电力测量装置主要系包含有正、负极接触头、电子电路及指示灯,该正极-接触头与上述金属测压头共同,负极接触头则为一金属圈,系经由塑胶套中介质绝缘后、位于该金属测压头后方外周。在以金属测压头对轮胎测压使用时,能以刻度尺之突出程度,显示轮胎压力;当将刻度尺由其尾端拉出、插入轮胎外表纹路的凹部,并配合本体底部平贴轮胎表面,则能以该刻度尺突伸刻度量度该轮胎纹路深度;当以测压测深装置之前端部,即以金属测压头及金属圈插入电瓶电极引出口(即车内驾驶座右前方之面板中供点香烟之处)内,则能以指示灯显示电瓶电力之强弱。
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特点及其功效,依附图更详细说明如下,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压使用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塑胶测压头之放大剖面图。
图3A为图3的上视图。
图3B为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之金属测压头之放大剖面图。
图4为实用新型测量纹深之使用状态。
图5为电瓶电力测量装置之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于由底座及顶盖所构成之本体(1)内,装设有测压及测深为一体共用之装置(2)、电瓶电力测量装置(3)。
该本体(1)于其前端成一体形成一节圆筒(11),该圆筒前端内壁设螺纹(12);本体底部相对于圆筒(11)之同一轴线形成有一凹槽(13),而供下述刻度尺(25)之尾端部突伸于该处。
该测压及测深装置(2),包含有金属测压头(21)、圆管(22)、喇叭塞(23)、压缩弹簧(24)及刻度尺(25)诸构件。金属测压头(21)紧套于圆管(22)前端;喇叭塞(23)、压缩弹簧(24)及刻度尺(25)则可测动地容装于圆管(22)内。刻度尺(25)置于喇叭塞(23)后端,压缩弹簧(24)置于喇叭塞后端及圆管(22)底端内所设置套体(26)之间,并绕覆刻度尺(25)外周,该刻度之尾端为细长直杆状。该套体(26)系在刻度尺(25)的外周,使该刻度尺之滑动平顺而不松动。上述诸构件依次序组合后,再于金属测压头(21)外周后端依次套上下述之塑胶套(31)、金属圈(32),之后再利用塑胶套(31)所设之螺纹与本体(1)、圆管(11)、螺纹(12)紧固。拧紧后,金属测压头(21)、塑胶套(31)及金属圈(32)就凸出于外,而其它构件则位于本体(1)内。
虽然上述之喇叭塞(23)、压缩弹簧(24)及刻度尺(25)为常用之测压构件,但本实用新型于本体(1)底部相应于刻度尺(25)尾端之处形成凹槽(13),以此配合刻度尺(25)的使用,就能使该刻度尺同时具有测量轮胎外表纹路深度之功效。即,刻度尺(25)除了设有气压刻度处,亦具胎纹深度之尺寸刻度,在轮胎纹深测量时,能以本体(1)之广大底面与轮胎外表稳而平贴地接触,而以刻度尺之尾端突入胎纹凹部之程度,由其刻度显示该该胎纹之深度。此外,金属测压头(21)约于中圈部位也形成有凸肩(21a),该凸肩除了能以其底面抵挡圆管(22)顶端(前端)之外,亦能以其顶面受塑胶套(31)所之顶肩(31a)抵挡而定位,金属测压头(21)之前端则经由塑胶套(31)所设之中心孔(31b)突伸于外;该金属测压头(21)及上述金属圈(32)都能同时兼作电瓶电力测量装置(3)之正、负极接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锡光,未经翁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