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半自动冲眼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8422.4 | 申请日: | 198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殷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远方 |
| 主分类号: | B26F1/32 | 分类号: | B26F1/3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道和,江家清 |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半自动 冲眼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具,适用于机械、五金、机电产品在制作、装配、修理中划线时打眼,是纸张文书档案打孔装订,以及服装、帽鞋、皮革、塑料制品等打孔装订的工具。
目前,在机械、五金、机电产品的制作中使用样冲打眼。这种方法是左手拿样冲,右手握郎头,对准划线位置敲打而成。这种方法一是原始,两手都得紧密配合使用,不小心容易打着手;二是容易挡住视线,往往打偏,影响质量;三是高空作业不够安全;四是在圆形件上打眼容易转动。另外,机关的文书档案进行打孔装订,服装、帽鞋、皮革、塑料制品打孔,多数使用的是元钉和郎头敲打,这种方法容易将物件打破,存在飞边堵塞,钉子不易取出,参差不齐,造成铆空心扣铆不圆,铆不牢,容易脱落的毛病。多数人做服装扣眼是用剪刀剪、子宰,存在长短不齐,容易移位。以上方法,不但效率低,质量差,而且繁琐、笨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郎头,能够改变工作条件,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一具多用的多功能冲眼器。使用这种冲眼器,可以克服繁琐、笨拙的原始打孔眼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根据弹簧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且能吸收能量。当外载荷卸除后,能够放出能量的原理。其结构由1、冲头滑套结合部份的冲头(1),空心冲头(1-1)、铆钉冲头(1-2)、夹杆(3)、刀片(1-4)、冲杆(2)、弹簧(4)、滑套(5)组成。2、垂杆结合部份由垂杆(9)、顶杆(10)、弹簧(11)、(13)组成。3、外套结合部份由联接头(3)、导位套(7)、圆柱销(8)、外套(6)、顶盖(12)、铆钉(14)、椭圆圈(15)、链环(16)组成。由以上三个结合部份构成三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冲眼器。
现以中型结构图,说明其结构是:(见图一)
一、各结合部结构
冲头(1)长50mm,直径φ6mm,材料T10A(或T8)碳钢,淬火HRC56度,锥尖60度,前端30mm长镀铬抛光,与冲杆(2)间隙配合。冲头(1-1)为空心冲头,材料45号钢,淬火HTC46度,前端有一直径φ3mm,深16mm的孔,16mm处为铣刀半径15mm的铣刀中心,铣有4mm宽的落料半圆槽,并有10mm长的锥度10度,30mm长度内镀铬抛光。冲头(1-2)为圆头铆钉冲头,除前端有R2mm铆钉头凹处和尾端钻有深10mm、直径φ4mm的孔、全部镀铬抛光外,其余材料与(1-1)相同。夹杆(1-3),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直径φ4mm的一段长10mm,直径φ8mm的一段长6mm,中心有一个宽1.5mm,深6mm的刀片槽。刀片(1-4),材料为1.5mm厚的45号薄钢板,淬火HRC46度,长12mm,宽12mm,厚1.5mm,前端磨有45度的刀口,后端两角倒去2×45度的角,刀片压装在夹杆(1-4)槽中成为一体。以上三件均可互换装入冲杆(2)中,可进行冲眼、冲孔、冲铆钉和销子。将冲头(1-2)调头装入夹杆(1-3)中,可冲衣服的长扣眼。
冲杆(2),材料T10A(T8)碳工钢,淬火HRC56度,总长45mm,头部φ16mm,长12mm,中间有一φ11mm、深7mm的孔,在中心铣有宽3mm、深7mm的直径,槽底两边均钻有φ0.5mm,深3mm的孔,用来焊接弹簧(4),(也可用环氧树脂粘接),尾端长33mm,φ8mm,中间钻有深31mm、φ6mm的内孔,在底部钻有φ1.5mm的排气孔,在长30mm内、φ8mm的外圆处镀铬抛光。弹簧(4),采用φ0.3mmⅡ组碳素弹簧钢丝冷绕而成,总长16mm,总圈数12圈,两端有3mm长的直头,共两件。滑套(5),材料T10A(T8)碳工钢,淬火HRC56度,外圆φ14mm,长8mm,外圆前端有30度的锥度,内孔φ10mm,无锥度的一端面钻有对称φ1.5mm,深3mm两个孔,用来焊(或粘)弹簧(4)。冲头(2)、弹簧(4)、滑套(5)焊为一体。以上8个零件组成“冲头滑套结合部份”。
2、垂杆结合部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远方,未经殷远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