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8207824.0 | 申请日: | 198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灿欣 |
主分类号: | F02P3/02 | 分类号: | F02P3/02;H01T13/05;H01T13/22;H05K9/00 |
代理公司: | 煤炭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汽车 点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点火系统,特别是一种可防止电磁波辐射的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
传统的汽车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旁电极与发动机气缸外壳连通,火花放电产生的电磁波一路沿旁电极通过发动机外壳及和外壳连通的导线向外辐射,另一路沿中心电极通过高压线向外辐射。虽然在火花塞与高压线之间有一个火花塞阻尼帽抑制并衰减了一部分电磁辐射,但所阻尼的仅仅是从中心电极传导过来的一部分电磁波,而整个汽车仍然成为一个电磁波发射体而对环境产生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式汽车点火装置,它可以大大减少电磁波辐射,以利于一些电器在汽车上的使用和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将点火线圈高压引出线由单线改为双线,即把原来搭铁的一端接头引出形成双线。
二、将火花塞加以改造,火花塞中设置一中心电极和旁电极,这两个电极均与外壳绝缘,并分别由与外壳绝缘的接线柱引出。
三、将高压电缆设计成为两芯屏蔽式,要求耐压15~20千伏以上。两芯线外设置的屏蔽层应严密而无间隙,并具有一定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点火线圈产生15~20千伏的高压,这个高压通过双芯高压屏蔽电缆进入特制火花塞(对于加有分电器的点火系统先经过改制后的分电器,再通过高压屏蔽电缆进入特制的火花塞)。在火花塞内产生点火火花。由于火花塞外壳,双芯高压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和点火线圈的外壳相连并且与点火电气部分绝缘,所以等于在整个点火系统外部加一严密的屏蔽层。只要这个屏蔽层的厚度足够厚,由点火火花引起的电磁辐射便可以被吸收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的形状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中双芯高压屏蔽电缆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屏蔽式汽车点火系统中火花塞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整个新型屏蔽汽车点火系统的组装如图1所示。其中(1)为点火线圈的外壳,(2)为双芯高压屏蔽电缆的绝缘外套,(3)为火花塞外壳,(4)为发动机气缸。
双芯高压屏蔽电缆的结构如图2所示。(2)为绝缘外套,(5)为铜芯导线,(6)为高压绝缘材料,(7)为绝缘材料,(8)为屏蔽层。
点火线圈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9)为两只高压接线柱,(10)为绝缘体,(11)为低压线圈,(12)为铁芯,(13)为高压线圈,(14)为低压线圈。高压线圈的两个引出线分别接两只高压接线柱,并与外壳绝缘,同时也与低压线圈和铁芯绝缘。
火花塞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15)为接线柱,(16)为绝缘体,(17)为侧电极,(18)为内垫圈,(19)为中心电极。
由于整个高压点火系统在电气上与外壳都是绝缘的,而且被严密地屏蔽在外壳之中,所以它产生的电磁辐射被外壳吸收掉绝大部分,可以有效防止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
在构成系统时,点火线圈的高压接线柱(9)与两芯高压屏蔽电缆相接,电缆的另一端与火花塞的高压接线柱(15)相接。可以设置一金属接连器件,把点火线圈的外壳与两芯高压屏蔽电缆的屏蔽层连接起来,同时起到将裸露在空间中接线柱部屏蔽起来的作用。这个金属接连器还应把两芯高压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和火花塞连接起来(不连接亦可)。
本实用新型除了适用于汽车之外,也适用其它有点火系统的内燃机所驱动的机械,如拖拉机、摩托车、船舶等。
现有的汽车点火系统只要把高压电缆改为屏蔽电缆,就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于多缸加有分电器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的点火系统,需对分电器做相应的改进,即象点火线圈那样,两电极均不搭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灿欣,未经李灿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