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防脱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7765.1 | 申请日: | 198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华北石油管理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武尚修 |
| 地址: | 河北省任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防脱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抽油杆自动脱扣的装置,属于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领域。
目前采油现场中所使用的典型的防脱器由外壳、心轴,两个平面弹子盘等所构成,联接在抽油杆柱中间的任何部位,心轴连接下部的抽油杆,外壳连接上部的抽油杆,外壳和心轴之间通过弹子盘连接,当抽油杆做上下往复运动时,两个弹子盘分别承受杆柱上下运动时的载荷,并且可以任意自动转动,以消除深井泵活塞在泵筒内上下冲程过程中所产生的正负扭矩,防止抽油杆各联接部位的丝扣自动脱扣,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在这种结构中所采用的平面弹子盘,其承载能力与其外径成正比,如外径约为47mm的8304型弹子盘,其额定静载荷为4.54吨,其外壳外径至少需55mm,现场中所用的外径为62mm的防脱器,其最大负荷只有8吨,这样大的外径的防脱器,影响了管柱与杆柱的正常配合,必然要采用大直径的油管与抽油杆柱配合,既浪费管材,又增加修井成本,也影响小泵径深抽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由于防脱器外径大,对管内液流产生的阻力增大,影响抽油工作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减小防脱器的体积,增大其承载能力,满足有杆泵抽油井油管柱与抽油杆柱的正常配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外壳1、心轴2、挡环4、压帽3、滚珠6等组成的防脱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心轴2的上端为一锥体,锥体的尖端为球面状,心轴上部具有螺扣和固定螺孔,挡环4的一端面上具有环形的滚道,滚道的截面为弧形,内孔为螺扣;压帽3的一端面上也具有环形滚道,其截面也为弧形,且其环形滚道半径与截面圆弧半径与挡环4上的滚道半径、截面圆弧半径相同,其外表面具有螺扣和固定螺孔;外壳1的内孔底面为平面,内孔端部具有螺扣,另一端较浅的内孔为抽油杆内扣。
心轴锥体部分、外壳、挡环及压帽的滚道部分均通过热处理使其具有适当硬度。
将压帽3套在心轴2上,把挡环4通过丝扣安装在心轴2上,用锁紧螺帽5将其锁紧,并用固定螺钉7固定,将心轴尖端部装入外壳1内,然后装入滚珠6,用压帽3将其压紧至心轴在轴向无匡动且能自由灵活转动时,用固定螺钉8将其固定,即完成防脱器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成套的弹子盘,它的外径比现有技术可以大大缩小,其承载能力可以相应地提高,可以适应正常的抽油杆柱与抽油管柱的配合,保证采油工作正常进行。
附图为防脱器结构半剖图。
本防脱器可以连接在抽油杆柱的下部(深井泵活塞上方一根抽油杆的地方)、中部或其它适当的地方,防脱器外壳1上部丝扣与上方的抽油杆相联,心轴2下端的丝扣与抽油杆接箍相联。当抽油泵正常工作抽油杆向上运动时,防脱器的外壳1通过丝扣使压帽3一起向上运动,压帽通过钢珠6带动挡环4,挡环4带动心轴2,实现向上运动。当杆柱具有扭矩时,挡环4与压帽3通过滚珠6可以相对转动,从而使扭矩消除,防止杆柱间的丝扣脱扣。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时,外壳1下部内孔底面与心轴2上端锥尖的圆弧相接触,当杆柱具有扭矩时,心轴2与外壳1通过此接触点可以自由相对转动,使扭矩消除,防止杆柱间的丝扣脱扣,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未经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