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体内清洗床无效
申请号: | 88207564.0 | 申请日: | 198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7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臣 |
主分类号: | F22B37/52 | 分类号: | F22B37/5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振国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体内 清洗 | ||
一种用于锅炉等设备水处理的对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高速体内清洗床。
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系统采用较多的对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一般由带上下封头的圆筒式床体、上部配水装置、中部排水装置、下部配水装置等部分组装而成,床体内空即为交换柱,交换柱填充离子交换剂(如交换树脂或吸附树脂),交换剂层(树脂层)高度根据床型确定。对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主要有顶压床、填充床等类型。顶压床交换柱不完全填满树脂,保留反洗空间,采取各种顶压手段保证自下而上流动时床层密实不乱,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就是顶压床中的一种。填充床交换柱不同程度地填满树脂,不保留反洗空间,采取措施解决定期反洗问题,浮动床就是填充床中的一种。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优点是交换剂不乱层,但运行时阻力较大,不能达到高速,并容易引起中排装置弯曲变形导至停用,而且再生时交换剂不乱层是靠采用气顶或水顶法来帮助实现的,这就需要增加辅助设备和能源,现虽已研究出无顶法,但运行速度仍未提高。浮动床的优点是运行速度高,但开始运行时交换剂有乱层现象,而且体内不能清洗交换剂,需要另设清洗罐,将交换剂移至清洗罐内清洗。同时要填白球来保护出水管的缝隙不被交换剂细碎堵塞。近几年来国外出现一种称为清洗床的对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其特点是在交换柱大约三分之二的高度处装有一块固定多孔板,孔的大小可允许树脂颗粒自由通过,交换树脂或吸附树脂装载高度在多孔板以上,出水在多孔板以下的管子引出。清洗床的优点是可在体内清洗,清洗后落床时细碎的树脂不会堵塞出水管的缝隙,置换和清洗不但可用除盐水,还可用尚未处理的生水,稀解再生液的水质不纯时,对水质并无不良影响,但清洗床没有解决高速运行的问题,其运行速度与多孔板孔眼的面积有关,达到高速的条件是孔眼面积很小直至趋近于零,而这样又会导致清洗能力差甚至体内不能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高速运行又能体内清洗的高速体内清洗床。
本实用新型所涉的高速体内清洗床是这样实现的,在带上下封头的圆筒式床体内装设上部配水装置、中部排水装置、下部配水装置。在中部出水装置上方装设一块固定多孔板和一块活动多孔板,两块多孔板的孔眼数目和孔眼面积均相同,孔眼大小满足树脂颗粒自由通过,树脂装载高度在两块多孔板以上。移动活动多孔板可启闭固定多孔板的孔眼。孔眼封闭时,其下部实际上形成一个充满树脂的浮动床,处理水由树脂层下部往上运行,使树脂处在悬浮状态,而且水首先接触的是大颗粒树脂,运行阻力较小,从而达到高速,获得高效净化。孔眼启开时,整个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清洗床,树脂能顺利通过孔眼,从而实现体内清洗,清洗后细碎的树脂由于比重轻均处在多孔板上面,不会在运行中堵塞出水管的缝隙,在用原水置换和清洗时,清洗水首先经过多孔板上的面层树脂,其中的离子被吸附,从而可避免污染出水管附近的精制层。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浮动床、清洗床等设备存在的能体内清洗则不能高速运行、能高速运行又不能体内清洗的问题,既能体内清洗又能高速运行、高效净化,并且不需增加辅助设备和能源,不但可用除盐水也可用原水清洗,对稀释再生液的水质无特殊要求,运行速度可在较大范围变化,适用于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等设备的水处理,特别适用于间歇操作的场合,也适用于其它用高纯度水的工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高速体内清洗床结构图。
图2是高速体内清洗床运行、反洗、再生、清洗示意图。
图3是高速体内清洗床操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臣,未经李汉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