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7563.2 | 申请日: | 1988-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鲍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刚,王国欣 |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光纤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用光纤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实用中的反射式或透射式光纤传感器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单根光纤与半导体光源LED(发光二极管)和光探测器相耦合构成一个整体,但耦合效率低,输出功率小,这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主要用于光纤通讯系统;其二是光纤束与外部光源(如氦氖激光器、卤灯、氙灯等)和光探测器(如光电池等)相耦合构成的,各部件互相分离,结构松散,难于调整,不便于应用(永田昭彦:“光纤式工艺过程浓度计的开发和应用”《计装》VOL.27.№4.34-39 1984)。总之,上述两种方式的光纤传感器均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用同一光纤传感器仅能测量某一种物理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耦合效率高,输出功率大,结构紧凑,易于制造,使用灵活的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主要由一个光纤束,该光纤束一端有一个光纤束分支1和一个光纤束分支2、一个半导体光源LED(发光二极管)、一个半导体光探测器件如光电池、一个发射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和一个接收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构成;
2.所述发射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主要由一个定位座、一个发光二极管管座、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精密定位套筒、一个定位套筒、一个垫片、和一个压紧螺母构成;
3.所述接收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主要由一个定位座、一个引线座、兼管座、一个精密定位套筒、一个垫片、和一个压紧螺母构成。
附图1是所述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的示意图。附图1表明,半导体光源LED(发光二极管)〔3〕和光纤束分支1〔4〕分别固定在发射机械定位耦合装置〔2〕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光电池〔8〕和光纤束分支2〔7〕分别固定在接收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9〕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由电极引线〔1〕输入电能的半导体光源LED(发光二极管)〔3〕发出的光经光纤束分支1〔4〕进入光纤束〔5〕并通过光纤束〔5〕到达被测对象〔6〕,经被测对象〔6〕反射后的光经光纤束〔5〕进入光纤束分支2〔7〕并通过光纤束分支2〔7〕到达接收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9〕由光电池〔8〕转变成电信号经电极引线〔10〕输出,从而完成传感过程。
附图2是所述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的发射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2〕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表明,电极引线〔1〕固定在引线座〔12〕的轴线位置上,引线座〔12〕固定在定座〔11〕的轴线的底部,固定有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二极管管座〔14〕的引线〔13〕与电极引线〔1〕相连接,同时所述管座〔14〕又被精密定位套筒〔15〕紧紧地压在定位座〔11〕的轴线上,精密定位套筒〔15〕与定位套筒〔16〕一起对光纤束分支1〔4〕起着精密定位作用(包括轴向定位、径向定位和角向定位),垫片〔18〕和压紧螺母〔17〕将定位套筒〔16〕压紧并固定,从而将光纤束分支1〔4〕固定,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端。
附图3是所述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的接收端机械定位耦合装置〔9〕的剖面示意图。附图3表明,电极引线〔10〕固定在引线座兼管座〔20〕的轴线位置上,引线座兼管座〔20〕固定在定位座〔19〕的轴线位置的底部,光电池〔8〕固定在引线座兼管座〔20〕上,并且光电池〔8〕的引线〔24〕与电极引线〔10〕相连接,精密定位套筒〔21〕兼有将光纤束分支2〔7〕精密定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垫片〔23〕和压紧螺母〔22〕将紧密定位套筒〔21〕压紧并固定,从而将光纤束分支2〔7〕固定,构成一个完整的接收端。
所述定位座〔11〕,〔19〕、精密定位套筒〔15〕,〔21〕、和定位套筒〔16〕、系用金属材料制成;引线座〔12〕、和引线座兼管座〔20〕系用绝缘材料制成;垫片〔18〕,〔23〕和压紧螺母〔17〕,〔22)可用金属材料或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具有如下特点:
1.耦合效率达50%以上,可用于多种物理量的传感,如微小位移、微弱振动、水声方向与强度、表面光洁度、和液体浓度(浊度)等等;
2.技术难度低,使用中无需技术人员进行聚焦耦合的反复调整,便于普通工人操作;
3.制造工艺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工业化生产。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用途光纤束传感器耦合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优于已为人知的光纤传感器。另外,在地震予测予报,水下寻的等重大国计民生和国防上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汽车修理躺椅
- 下一篇:折叠式家用多功能毛线缠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