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07512.8 | 申请日: | 198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兴江 |
| 主分类号: | F02P3/04 | 分类号: | F02P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徐慰明 |
| 地址: | 天津市和平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子 点火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特别适用于汽油内燃机的电子点火装置。
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由于具有高效、节能、故障率低等优点,在汽油内燃机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现有的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主要包括磁铁、导磁片,感应线圈及凸轮组成的点火信号感应器,晶体管信号放大电路及电子开关电路几个部分,相互连接而成,点火装置工作在-25°~80℃的温度范围内。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放大电路本身较为复杂,需要采用高质量的元器件才能保证相应的温度稳定性,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否则其温度稳定性下降,因此造价较高、体积大且不便安装,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造价低而温度稳定性好、体积小、安装方便的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产品。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保留现有的点火信号感应器和电子开关电路,而采用由晶体三极管组成的自稳偏放大电路及由集成电路组成的信号整形定量驱动电路。信号感应器感应到的点火信号通过自稳偏放大电路放大后,触发集成电路,经整形、定量驱动电子开关线路,在点火线圈内形成高压点燃混合汽体。
图1、无触点电子点火器方框图。
图2、无触点电子点火器电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中:(1)点火信号感应器;(2)信号放大电路;(3)整形定量驱动电路;(4)电子开关电路;(B)点火线圈。(L)信号感应线圈。
自稳偏放大电路由晶体三极管BG1、BG2及阻容件R1、R2C1所组成。BG1、BG2为相同特性的硅NPN型晶体三极管。信号整形定量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和阻容件R、C组成。IC为NE555型集成电路。电源的正极与R1、R2、R的一端及IC的“4”、“8”接点连接,其负极与信号感应线圈的一端、BG2的发射极、C2的负极、IC的“1”接点、C的一端及电子开关电路BG3的发射极相连接。BG1的集电极与信号感应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它的基极与发射极及R1的一端、BG2的基极相连接;BG2的集电极与R2、C1的一端及IC的“2”接点连接,其发射极与C1的另一端连接。IC的“4”接点与C2的正极、“6”、“7”接点与R及C的另一端连接,“3”接点与电子开关电路的R3连接。
在自稳偏放大电路中,由于BG1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接,作为二极管使用,在于为BG2提供偏值电压并阻止温度对BG2的影响,即利用BG1的PN结的温度特性与BG2一起完成自稳、偏放大。BG1的PN结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而消除BG2因温升而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克服温漂,获得高度的温度稳定性。BG2被接成倒相放大形式,R2为BG2提供集电极电流。R1为BG2提供偏置电流,电容C1为消自激电容。
信号整形、定量驱动电路中,通用集成电路NE555作为整形驱动用,主要在于利用它的高可靠性、低温漂、高抗干扰性来保证温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使线路简化;R和C的作用在于决定脉冲宽度,定量电阻R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需要,改变其阻值,便可满足高速时发动机对点火能量的需要。
滤波电容C2的作用在于消除电源对电路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兴江,未经沈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车用可控硅调速控制器
- 下一篇:眼镜式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