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极火花塞无效
| 申请号: | 88207399.0 | 申请日: | 1988-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7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敬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敬远 |
| 主分类号: | H01T13/22 | 分类号: | H01T13/22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鸡西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伯勋 |
| 地址: | 黑龙江省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 火花塞 | ||
“三极火花塞”是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现有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点火极为中心极和侧极,根据实践检验,这种两极火花塞由于两极间隙小(0.6-0.8mm)工作时产生的火花长度短,点火能力弱,从而造成稀可燃混合气不易被点燃,且可燃混合气燃烧不完全,致使汽油发动机油耗增加、功率发挥不充分,同时空气污染严重。尚若增加电火花的长度,势必要增大中心极与侧极之间的间隙,由于两极间隙的增大,则需要求击穿的电压增高,使发动机不易起动,并会造成点火线圈过热发生早期损坏。如果两极间隙超过高压电源所能击穿的极限距离,则两极间不能产生火花,发动机则不能工作。因此,已有的火花塞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的改进。
目前,已改进的火花塞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黑龙江省绥化产的“HJ3”“多极火花塞”和专利申请号为87209489的“多只双芯和单芯火花塞点火装置”。尽管它们都是对现有火花塞做了改进,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HJ3多极火花塞:
该火花塞的中心极为六角形板极,通过火花塞瓷绝缘体上的三个等距的金属环逐个击穿,产生三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由于中心极及三个环之间的间隙距离小,在工作过程中一但瓷绝缘体表面附着积炭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短路,而不能产生火花。再之,这种火花塞的电极分布在瓷绝缘体的侧面,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可烧混合气的点燃和火燃的传播。
二、多只双芯和单芯火花塞点火装置:
该装置是采用两支火花塞同时工作,其中一只是双芯火花塞。这种装置在工作中发动机在燃烧室内虽然能产生两个火花,但由于两个火花分别产生在两支火花塞上,因而火花与火花间距较大,火花分散,削弱了点火能力。同时,由于存在两个点火中心,故发动机工作时易产生爆燃。此种点火装置,需要配备特制的缸盖和增加六支双芯火花塞及六支短高压线,无疑将增加点火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三极火花塞”,它较已有的三种火花塞在技术上和结构上更为合理。它能有效地提高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性能,使较稀的可燃混合气较容易的被点燃且燃烧趋于完全。以此提高汽油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改善排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原有火花塞的中心极与侧极之间加入一“接力极”,“接力极”的一端固定在瓷绝缘体上,另一端悬在中心极和侧极之间,这相当于在燃烧室内串联两个火花塞(既两个间隙串联在一起)。工作时,电流经第一段间隙时受阻滞,使其积累电压增高,且因接力极的存在,使原两极间电场发生变化,因而能较容易的击穿串联的两个间隙。
“三极火花塞”相当于两间隙串联在一起,当两个间隙被击穿时,电流流过间隙的时间增长,即放电时间增长,因而火花存在的时间长,这就更有利于稀可燃混合气的点燃和可燃混合气的充分燃烧。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点火火花长度增加了一倍以上,使点火面积增大,点火中心扩大,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能较容易的被点燃,燃烧也更趋于完全。这些无疑是改善汽油发动机的起动性、动力性、经济性及减少污染较好的办法。同时“三极火花塞”是在不改变原点火系统,也不改变原火花塞的外型结构的基础上得以实施的。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极火花塞”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三极火花塞”包括瓷绝缘体4、壳体5、中心极2、侧极1、接力极3。工作时,高压电流首先击穿中心极2与接力极3之间的间隙产生第一段火花。由于此时积累电压的增高,同时会击穿接力极3与侧极1之间的间隙,产生第二段火花从而在燃烧室内瞬间产生“双火花”。
“三极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比较简单,加工时将原火花塞上的两极间隙距离拉长为原间隙长度的2~2.5倍,然后在其中间增设“接力极”,接力极的材料与侧极材料相同(镍锰钢),型状如图呈“L”型,一端钳镶在瓷绝缘体内(或上),另一端悬在中心极与侧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敬远,未经崔敬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