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塞式虹吸冲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6838.5 | 申请日: | 198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义堂 |
| 主分类号: | E03D1/14 | 分类号: | E03D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光林 |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塞式 虹吸 冲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卫生间冲水器的改进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冲水器有压把式的、脚踏式的球塞式的,都因样子陈旧安装使用性能不佳被陶汰,最普通使用的为虹吸式冲水器、较为先进、有虹吸器、进水控制阀、拉杆和重铊等部件组成,由于它防漏性能好,经久耐用,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有它不足之处,即冲水量不可控制,蓄水箱内的水必须一次放完为止,不能按需要控制,不能很好地节约用水。
为了克服以上冲水器之不足,在原有冲水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改成双塞式结构,即保留原有冲水器的性能,又增加了冲水过程中中途仃止冲水的功能,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将在原冲水器的结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一为原旧水箱的改进(如图1所示)具体就是在原重铊上边的提杆处、垂直虹吸器连接一个塑料短管,内与虹吸器相接,在塑料短管内的提杆上固定一段柱形塞杆,此塞杆洽好与塑料短管上口紧密配合且可上下移动,柱形塞杆与塑料短管洽好组成一个直滑式控制阀;在柱形塞杆的下方并套在重铊提杆上为一塑料圆环。此圆环与柱形塞杆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以限位柱形塞杆在塑料短管内垂直上下移动,在塑料短管上口稍下一点与虹吸弯管之间开有通气孔、提杆被提起后空气可由柱形塞杆下端的缺口处通过虹吸弯管上的通气孔直接进入虹吸器,柱形塞杆顶端装有带胶垫的圆形挡盖、重铊下沉后洽好封住塑料短管的上口,此时也是平常的工作位置。其二为新水箱的结构(如图2所示),无有塑料短管结构,只要在虹吸器与柱形塞杆所对应的上升位置的平面上开有一个和塑料短管上口大小一样的孔眼即可,同样柱形塞杆在孔眼内可上下移动,并直接放在水箱内液面之下,此种结构与装有塑料短管功能一样。
其工作过程:第一次拉下冲水器手柄时,重铊提杆被提起,提水缸内的水提过虹吸弯管,此时控制阀(塑料短管)上口处在水箱液面之下,无空气可进,产生虹吸现象,使蓄水下冲,冲完为止,当水位下降至控制阀(塑料短管)上口以下,再次拉下冲水器手柄将柱形塞杆提到上位时,空气就从控制阀上口进入虹吸器,从而使虹吸现象消除,冲水立即仃止,手柄放开后,重铊由于重力作用又恢复原来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原冲水器比较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防漏性能好、冲水量可控、显著地节约用水。
结合附图说明其实施例:
图1为双塞式虹吸冲水器旧水箱改进结构原理图。
图2为双塞式冲水器新设计结构原理图
实施例1:
由图1知,1为手柄、2为杠杆、3为提绳、4为提杆、5为阀片、6为膜片、7为重铊、12为虹及器、10为水位控制阀、13为带连杆的浮球。新增加的部件有:塑料短管8、柱形塞杆9、塑料圆环14、带胶垫的挡盖11、虹吸器通气孔15、塑料短管上口16。
实施例2:
由图2知,冲水器原有部件与上相同,只不过取消了塑料短管8所增加部件:柱形塞杆9、塑料圆环14、虹吸器上的开口16、带胶垫的挡盖11,以上部件在正常状态下皆在水箱内水位液面之下。
工作原理:当拉下手柄1、通过杠杆2和提绳3将提水阀片5、重铊7、膜片6和柱形塞杆9快速提起,由膜片6的逆止作用,将提水阀内水提升过虹吸弯管而下冲,因虹吸器内水下流产生负压而形成虹吸现象,此时柱形塞杆9虽已将短管8上口16打开,但由于在液面之下而无空气进入,随即由于手柄1及时松开在重铊的作用下使各阀降至原位,带胶垫的挡盖将上口封闭形成一个普通的虹吸器,使蓄水箱内的水全部放完,如若在冲水中途某一时刻视冲洗情况需要仃止时,再次拉下手柄1使各阀重新提至上位,由于塑料短管8上口已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水面使空气进入虹吸器,将虹吸现象消失而使冲水仃止。
本实施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水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义堂,未经王义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