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式四轮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88206680.3 | 申请日: | 198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2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耀东 |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立德 |
| 地址: |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式四轮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机动四轮车应用领域。
传统的人力四轮车其动力结构同二轮自行车,采用链盘脚登式,脚登呈圆圈运转,脚踏脚登在向下运动时,力经过链盘,链条带动车向前进,但脚登在向上运动时,无力作用链盘,造成力的浪费。同时传统的人力四轮车重心较高,转向也不灵活,更不能向后倒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脚登往复式是直线运动的四轮自行车,使其具有省力、灵活的优点,同时兼有倒车功能。
采用下述结构:在转向杆(2)中部附近布置滑轮(4),中轴(25)固定在固定板(5)上,两个脚登杆与中轴(25)活性连接,右左脚登轴同连接在绕过滑轮(4)的牵引线上,牵引线的一端与绕过飞轮(18)的链条头部连接另一端与绕过飞轮(17)的另一根链条头部连接,两条链条的尾部通过绕过滑轮(9)的底部牵引线(27)互相连接,在后轴(13)中部附近有离合装置布置,齿轮(16)和飞轮(17)(18)同布置在离合器凸型套管上,凸型离合器套管的外端为凹型离合器套管(20),链条齿轮(11)(12)同在一根轴上,上述结构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往复式四轮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往复式四轮自行车传动部分示意图
用角钢或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车体(7),采用4个20型小型自行车车轮作为车体车轮(1)车体前端安装转向杆(2),前端两个轮子分别安装在转向杆两端的横梁上,横梁与车体前部两端活性连接,方向盘(22)前端与转向杆(2)中端连接,其中部活性固定在车体上,四轮车转向时右左拨动方向盘(22)通过杆杠原理带动转向杆(2)右左运动,带动车轮右转或左转。
在转向杆中部安装滑轮(4),在车体前端横梁上布置固定板(5),脚登中轴(25)固定在固定板(5)上(如图2所示),两个脚登杆(26)与中轴(25)活性连接,使脚登杆能绕中轴灵活运动,用钢丝绳制作的牵引线(3)的一端与绕过飞轮(18)的链条头部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4)与绕过飞轮(17)的另一根链条头部连接,两条链条的尾部通过绕过滑轮(9)的底部牵引线(27)互相连接(如图2所示),右左脚登轴同固定在绕过滑轮(4)的牵引线(3)上。
用通轴(13)连接车体的后部两个轮子,其上有制动器(24)布置,用钢管制作凹型离合器套管(20)固定在通轴(13)上,凸型离合器套管与四型套管(20)相对应,也位于通轴上,凸型套管上并排布置飞轮(18)(17),齿轮(16)布置在飞轮(17)右测附近,用弹簧(15)将套在通轴(13)上的凸型离合器套管与固定通轴上的凹型管连接闭合,此时往复登动脚登带动牵引线来回运动,从而使与牵引线连成一体的链条带动飞轮(17)(18)运动,驱动车体向前进。在弹簧右侧的通轴(13)上固定链条齿轮(14),在相对的车体上有同固定在一根轴上的齿轮(11)和链条齿轮(12),倒车时,用手拉动离合器手柄(8),通过导线带动滑轮杆(21)和倒车杆(19),使离合器压缩弹簧(15)向右运动,凹凸套管相分离,齿轮(16)和齿轮(11)相交,此时往复登动脚登使飞轮(17)(18)向前运行带动固定在同一凸型管上的齿轮(16)也向前运转人带动齿轮(11)向后运转,使同固定在同一轴上的链条齿轮(12)也向后运转,带动与链条连接的链条齿轮(14)也向后运转,从而使车体向后倒行。前进时松开离合器手柄(8)弹簧(15)使凸型离合器套管向左运动,带动齿轮(16)和齿轮(11)相离,此时,凹凸套管相交合。车体可重新向前运行。底部滑轮(9)布置在滑轮杆(21)上,滑轮杆(21)的作用在于使与滑轮相连接的链条随凸型套管同步向右移,以防止掉链。
由于脚踏轴同固定在绕过滑轮(4)的牵引线上,这样脚 在摆动时,使钢丝 沿脚踏做弧线运动,为防止滑轮(4)受牵引线摆动影响而脱线,可加深滑轮(4)滑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脚登采用直线行复运动,可节省驾驶者一半气力,同时车体重心低、平稳舒适,车体可坐1-4人,兼有倒车功能运行方便,是一种较为理想实用的四轮自行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耀东,未经刘耀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伸缩节的钢塑复合管
- 下一篇:精密长度测量与控制实时综合修正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