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稳光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6443.6 | 申请日: | 198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沛;张世;王燕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沛;张世;王燕菊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缪蕾,詹祥京 |
| 地址: | 北京市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稳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在车辆照明装置上的应用。
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的照明用电,是由发动机带动一个小型直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直接供应的。当发动机高速旋转时,常因发动机电枢输出电压过高而烧毁灯泡,甚至损坏发动机;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则会因发电机电枢输出电压过低使灯泡变暗,甚至不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手扶及小四轮拖拉机上采用汽车发电机调节器来调整发电机电枢输出电压。但是这种调节器为继电器结构,靠调整接点间距确定发电机输出电压,且动作频率低,故对发电机磁场电流的补偿能力差,此外,这种调节器烧蚀严重,调整困难,使用寿命低,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电子稳光器,使手扶或小四轮拖拉机发电机电枢输出电压在发动机高速或较低速工作时能恒定在所需要的电压值,如12伏左右,确保灯泡的亮度及发电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由电路、外壳、底板组成。说明书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图2是直流发电机正、反两向旋转的电子稳光器电路图。虚线框内为电子稳光器电路。稳压电路由稳压管D1、晶体管BG1和电阻R1组成,R1与D1串联,D1的负端与BG1的基极相连;开关电路由晶体管BG2、BG3和电阻R2组成,发电机电枢正极性电压输出时,BG2的基极通过R2接地,发射极与BG3基极相连,集电极与BG3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2的负极接于C点,发电极电枢负极性电压输出时,BG2的基极与BG1的集电极交于R2一端,R2另一端与BG3的发射极相连,BG3基极与BG2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接BG2发射极、BG3的集电极于C点。开关电路仅采用一个大功率晶体管BG3控制较大的电流,实现对发动机磁场电流的动态高频控制。ZF为发电机磁场线圈。K为照明电路开关,LD为灯泡。RD为过载保护熔断器,D2为二极管。
图3是电子稳光器的外形示意图。
(1)是外壳,(2)是底板,(3)是印刷电路板,大功率晶体管BG3反扣在底板凹部位,A、B、C是与发电机接线端连接的三条导线。
下面结合图1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发电机被驱动到一定转速时,在磁场剩磁作用下,电枢输出电压达到0.5-0.7伏时,晶体管BG2导通,触发BG3,使其导通,将发电机电枢输出电流直接加到了磁场线圈ZF上,磁场增强,使发电机电枢电压升高。当电压升高到设定值(如12伏)时,稳压管D1导通,触发晶体管BG1,使其导通。此时,BG1发射极与集电极电位下降,而BG2因基极电位降到0.3伏左右不满足导通条件而截止,从而BG3也截止,磁场失去激磁电流,电枢电压下降。当D1两端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则D1关断,BG1截止,BG2、BG3重新导通,磁场电流使电枢电压升高。整个电路形成对磁场电流的闭环控制,使发电机电枢电压恒定在设定值,起到调节开关的作用。这个开关的动作频率可高达几兆赫,实现了高频动态磁场补偿,当发电机转速下降到只有额定转速的1/3时,仍能保证照明电路所需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如下。印刷电路板(3)采用单面布纹敷铜环氧板。利用环氧板绝缘,不再另设绝缘板。外壳(1)和底板(2)可用薄铁板冷加工或焊接成形,用螺钉或铆钉连接。电子元件D1、D2、BG1、BG2、R1、R2、RD直接焊在薄铜上,并采用硅胶固化,起到抗震防尘的作用。大功率晶体管BG3反扣在底板上的凹部位,管脚穿过底板、印刷板焊在薄铜上,利用管脚和螺栓将印刷板固定在底板上,BG3则利用底板和外壳散热。
本实用新型可以放在拖拉机上的任意位置,只需将它的三条导线(A、B、C)与发电机的三个相应的接线端连接,不用改变原有的照明电路及开关操作。
当发电机逆时针旋转,电枢输出电压为负电压,即形成负极性激磁时,选择如图2所示的电路,它的工作原理与发电机顺时针旋转时的工作原理相同,故不再详细叙述。
对交流发电机来说,电子稳光器的工作原理与直流发电机用的电子稳光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电路中要加一个桥式整流电路,实现直流激磁,对发电机磁场进行补偿。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制造工艺简便,稳光效果明显,适用于交、直流发电机组的磁场补偿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沛;张世;王燕菊,未经张世沛;张世;王燕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通器
- 下一篇:960路长途电缆抢险微波转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