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非径向孔机械加工刀具无效
| 申请号: | 88205739 | 申请日: | 198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57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文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锅炉厂 |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兆光 |
| 地址: | 黑龙江省五常***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机械 加工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加工刀具,特别是关于圆筒形、球形等曲面金属壳体非径向孔的钻扩切削加工的刀具。
在机械加工中,对于圆筒形、球形等曲面金属壳体(如锅炉、压力容器等外壳)非径向孔的加工,多采用气割,靠模气割的办法进行加工,由于气割加工表面粗糙,并在其周围产生热影响区,致使尺寸精度、管孔角焊缝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目前也有采用钻削机械加工的方法,即采用一般几何形状的麻花钻(如中国专利CN85200875)进行加工,这种麻花钻包括钻柄、颈部、工作部分,其中工作部分由导向部分、切削部分组成,由于其在切削刃上的径向抗力会使钻头轴向产生偏移,很难保证孔的非径向所要求的位置,加工定位不准,尺寸精度差,另外生产效率也较低。
本实用新型真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了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定位准确、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使用现有生产设备的非径向孔机械加工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非径向孔机械加工刀具,包括钻柄、颈部、工作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分设计为三组切削刃,即端部铣刀切削刃、锥体扩孔切削刃、圆柱体修光切削刃,其中端部铣刀切削刃与端部径向之间的夹角为25°,锥体扩孔切削刃的工作锥角为35°,圆柱体修光切削刃的螺旋角为20°。所说的上述三组切削刃沿圆周方向可以是六等分、八等分或十等分,相应的切削刃(或排屑槽)为六个、八个或十个。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若干等分。
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在需要加工的圆筒形、球形或其它曲面的工件表面,采用一般几何形状的麻花钻在规定的位置预先钻好留下一定加工余量的径向孔,然后采用本实用新型非径向孔机械加工刀具加工非径向孔。加工曲面工件的壁厚在6~20毫米时,该刀具的端部铣刀刃不起作用,即将该刀具直接插入径向孔内,而且端部铣刀刃伸出径向外孔,这时只有锥体扩孔切削刃和圆柱体修光切削刃起作用,对径向孔两侧的三角区金属进行加工而成为所需求的非径向孔。当加工壁厚在20~50毫米时,由于该刀具插入径向孔内,端部铣刀刃不能伸出径向孔外。而直接接触径向孔某一侧的尖角部位这时铣刀刃起作用,直到将尖角铣掉铣刀刃伸出径向孔外,这时锥体扩孔切削刃和圆柱体修光切削刃起作用,即将两侧三角区金属加工掉,成为所要求的非径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生产和工艺要求制造不同的尺寸和规格。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定位准确、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加工技术便于掌握。同时可使用现有的生产设备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部铣刀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锥体扩孔切削刃断面示意图。
图中:1钻柄、2颈部、3工作部分、4圆柱体修光切削刃、5锥体扩孔切削刃、6端部铣刀刃。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非径向孔机械加工刀具,包括钻柄(1)、颈部(2)、工作部分(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分(3)设计为三组切削刃,即端部铣刀切削刃(6)、锥体扩孔切削刃(5)、圆柱体修光切削刃(4),其中端部铣刀切削刃(6)与端部径向之间的夹角为25°,锥体扩孔切削刃(5)的工作锥角为35°,圆柱体修光切削刃(4)的螺旋角为20°。所说的上述三组切削刃沿圆周方向可以是六等分、八等分或十等分,相应的切削刃或排屑槽为六个、八个或十个,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若干等分。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生产和工艺要求制造不同的尺寸和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锅炉厂,未经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锅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