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剃须刀无效
| 申请号: | 88205433.3 | 申请日: | 198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连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连有 |
| 主分类号: | B26B21/10 | 分类号: | B26B2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 地址: |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剃须刀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剃胡须的电动工具。
现流行的电动剃须刀种类、式样很多,一般主要包括网罩、壳体、后盖、刀盘、电动机等部分,壳体内有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前后腔室,电动机在后腔室固定于隔板上,其轴端伸至前腔室与刀盘连接,网罩连接在壳体前端,后盖与壳体后端连接,前腔室为半封闭式,壳体及隔板上均无通气孔,相互间形成密闭结构,电动机带刀盘作高速旋转运动。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前腔室内刀盘的高速旋转,在网罩中央部位为负压,其它部位为正气压形成一般由中央吸入、由四周排出的气流,这股气流会将胡须粉末一同从前腔室内带出网罩,使胡须粉末四处飞扬,很不卫生。2.网罩四周向外排出的气流,剃胡须时会阻止较软的、绒毛状胡须的进入,降低剃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网罩上只有负压、不污染环境、剃须效果好的电动剃须刀产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壳体的隔板及后腔室壁或后盖上增加通气孔缝,分别联通前后腔室及腔室内外,形成气流通道;在盘的周边及背面增加轴流叶片,增强空气由前向后流动的效果,充分保证网罩上各处均为负压;在后腔室壁内或后盖内的孔缝处安置粉尘过滤片,防止胡须粉尘之类外溢。
图1、直型电动剃须刀后盖排气式构造示意图。
图2、弯型电动剃须刀后盖排气式构造示意图。
图3、刀盘叶片构造示意图。
图4、直型电动剃须刀侧壁排气式构造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中:(1)网罩、(2)刀盘、(3)壳体、(4)隔板、(5)电动机、(6)后盖、(7)叶片、(8)隔板孔、(9)过滤片、(10)壁(或后盖)孔。
在隔板(4)上紧靠壳壁沿圆周均布6个圆孔(8),其作用在于联通前后腔室,为前腔室的气流沟通渠道。
在后盖或后腔室壁上亦有按圆周均布的圆孔(10)或其它方式排列的缝隙结构,用以连通腔室内外。图1为直型后盖排气式,直接在后盖上打孔即可;图2为弯型后盖排气式,此时可在后端增加后盖,盖上有孔(10),这样便于清理胡须粉尘等污物。图4为侧壁排气式,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后盖内或后腔室内孔缝(10)处安置泡沫塑料片(9)作为过滤物,也可采用多层纱布之类,防止胡须粉尘等被带出壳体外部、四处飞扬,污染环境。
由于安装于刀盘上的刀片本身向内有一定的弯曲度,它随刀盘旋转时,会对周围的气体产生向腔室内的压力,推动气体向腔室内部运动,隔板上、后盖或侧壁上有了通气孔,形成畅通的渠道,在整个网罩上形成负压区,气流带胡须及粉尘由前腔室穿过隔板孔(8),进入后腔室经过滤片(9)过滤后,仅气流由孔缝(10)处排出壳体外部,而胡须粉尘等污物被过滤片阻挡,均存留于腔室内,过滤片处,开启后盖、取出过滤片,容易清除。
为了增强上述的向腔室方向的气流效果,在刀盘(2)的周边或背面增加四个轴流叶片(7),叶片与轴线形成θ倾斜角且沿圆周均布,它可随刀盘一起注塑成型,简化制造工艺。
剃须刀的其它部件、结构与现有的剃须刀的部件结构完全一致。壳体的后腔室,安放电机及电池处,若壁间缝隙过狭,可适当加粗壳体,保证气流畅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变化不大,却能将胡须及粉末等污物全部存留于壳体内,不污染环境。
2.网罩处为负压区,改善剃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连有,未经冯连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