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珠算盘(又称三珠算盘)无效
申请号: | 88205426.0 | 申请日: | 198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祺德 |
主分类号: | G06C1/00 | 分类号: | G06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算 又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算珠立算式、同档对位运算的算盘,别称“三珠立式算盘”。它系专利申请88203976提出的“子母算盘”改进新型。
中国算盘发明有千年历史,日本自明代引进中国算盘后,改成小型五珠算盘。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七珠、六珠和五珠三种算盘,由于沿袭传统的计算方法:五升十进,按口诀指导运算,得出的和、差、积、商都是改拨原数珠而成。特别是乘、除法,除了必须熟背会用三套口诀(“九九”、“归除”、“撞归”),还要学会掌握运算顺序和起档定位的各种打法;因此学用珠算难,实受传统算盘结构的限制。
为改进算盘结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GG8720981提出一种带有记数栏的算盘,它是依靠拨对栏中阿拉伯数码,摆列乘、除算式运算。虽然方法简明,原理正确;但要拨对数码,就体现不出以珠代数、珠动数出的珠算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珠立式、同档对位运算的算盘,把珠算与笔算两种计算方法体系相结合,显示出简、捷、省、便的珠算特征,将使学用珠算改难为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因为出发点不是对算盘装置的部件造型和操作方式作大的改革,而是根据珠算的以珠代数、珠动数出的基本计算功能,把框架区间与珠型大小比例及珠数、珠色作些布局调整和适当更改,从而达到布珠立式、同档对位运算的目的。所以基本结构仍由框、梁、档、珠四部组成,只是在七珠算盘上增加三颗珠和两根梁。再在盘中档杆下面装一根底梁,把同档十珠,分出上下两盘:上盘算档立式,下盘算档运算。同时,改进个别珠型和珠色,便于布珠立式。如算乘法,就在上盘算档并列布珠显示a×b两因式,再在下盘算档同档对位乘算,边乘边加置积,积数定位一目了然。又如算除法,就在上盘算档左边布珠显示除数,隔位在下盘算档右边布珠显示被除数,然后在上盘算档同档对被除数位上商,再在上下算档交互边乘边减除尽,无须使用归除口诀和改拨原数珠解决定位问题。这样,便基本上实现了珠算笔算化,并扩大了计算功能。如进行整数、简分数四则运算及开方、负数加减、储存复核数等,还更适于配合心算做各种简捷算法,比笔算更迅捷准确,易学易懂。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珠立式算盘装置的平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算盘装置的细节及应用实例。
该装置包装一个含15档的矩型框架主体(1),长355m/m,宽180m/m,高27m/m,边厚10m/m在盘框宽度三分之二处,装一根335m/m×12m/m×5m/m的底梁作“河界”(2),把一档十珠分成上下两盘算档。梁面成波状低于框、档平面,波峰托档,隔开两分盘珠,离上框边16m/m处一根335m/m×10m/m×3m/m“上梁”(3),将上盘五珠(称“子珠”)分隔为上一下四珠(4),椭圆珠型,直径16m/m,腰径13m/m,厚8m/m。珠孔相应成椭圆孔(5),上下平分两色,利用重心下垂,能在档上翻身变色。在下盘离“河界”22m/m处一根335m/m×12m/m×6m/m“下梁”(6),将下盘五珠(称“母珠”)(7)分隔为上一下四珠。棱型园珠,直径22m/m,厚12m/m。上下分盘区间最大宽度比例为2比3,子、母两珠大小比例为1比2。靠上框边两档之间有一颗定位珠(称“零珠”)(8),直径5m/m,厚4m/m。拨珠靠上梁,标记小数点或分节号。
以上应用实例及其附图给出。
例1,乘法(图2):把乘数与被乘数用色别子珠并列拨在上盘,下盘对两因式数位,边乘边加置积。
4321×989=4273469
例2,除法(图3):把除数拨在上盘左边,被除数拨在下盘右边,对被除数位在上盘同档上商,上下交互边乘边减除尽。小数系拨定位珠显示。
1045.5÷41=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祺德,未经周祺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