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光融合频率阈值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88204885.6 | 申请日: | 198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A61B5/22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建军,王守信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 融合 频率 阈值 测试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机能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是属于检测人体神精系统与肌肉疲劳阈值的仪器领域。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用于检测人体机能,特别是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及肌肉是否疲劳使用的闪光融合频率测试仪。因它只用一只发光二极管做闪烁光源只能用暗腔来检测;测定闪光融合阈值时,只能依靠被测者口述看不到光源闪烁时确定其人的闪光融合阈值上限,该测定完全靠被测者的诚实而缺乏客观性。因而不能用于选拔运动员、飞行员等特殊人才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客观地检测人的闪光融光阈值上限的仪器。
本仪器工作原理是可变频率信号发生器上,控制一组矩阵组合发光器件闪烁屏做闪光光源,可随机对闪烁屏的矩阵组合发光器件进行0-9的数字编码并闪烁。通过人眼对闪光数码的识别,增加了对大脑的分析判断功能方面的要求,使闪光融合阈值更能准确地反应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该实用新型由壳体、测试者监示和操纵仪器的控制盘,驱动仪器工作的电子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附图1为该仪器电子控制电路的方框示意图。它构成中除有电源、可变频率脉冲发生器电路〔1〕、分频电路〔2〕、时基脉冲发生器电路〔3〕、时基分频电路〔4〕、闪烁频率计数显示电路〔6〕外还包括随机脉冲发生器电路〔7〕、编码显示电路〔8〕、随机脉冲译码电路〔9〕闪烁屏编码驱动电路〔10〕、闪烁屏〔11〕、频率检测控制脉冲发生器电路〔5〕。
该仪器因为增加了人眼对闪烁数码的识别机构,所以它能客观地检测人的闪光频率融合阈值,广泛应用于运动员、飞行员等特殊人才的选拔上;该仪器闪烁屏的发光单元上的遮光罩的作用,使其可在常规照度下测试,给测试工作带来方便;由于闪烁频率计数显示电路的计数脉冲,取自分频电路〔2〕之前,并使其计数开门脉冲宽度等于可变频率分频数的倒数。这样在一个开门脉冲作用下所通过的脉冲数。恰好等于闪烁屏一秒钟数码闪烁的次数,这就是高了仪器的检测反应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2为可变频率脉冲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原理图;
图3为时基脉冲发生器、时基分频、频率检测控制脉冲发生器电路原理图;
图4闪烁频率计数、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5为随机脉冲发生器、随机脉冲译码、编码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6闪烁屏编码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7为频率检测控制脉冲波形图。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成与工作情况。
本仪器的壳体采用金属板或塑料板的长方型箱体;闪烁屏〔11〕镶在壳体一个端面上,控制盘装在与闪烁屏成直角的壳体的另一端面上,控制盘镶有偏码显示器、闪烁频率计数显示器、按钮开关〔12〕电路复零按钮,闪烁频率调整旋钮与电源开关;电子控制电路全部采用CMOS集成电路。可变频率脉冲发生器电路〔1〕由三个反相器电阻、电容组成的阻容振荡器构成,其振荡频率范围为5K-70KHZ,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实现振荡频率的改变,该电路末级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B点分别与分频电路〔2〕的输入端(CP)、闪烁频率计数显示电路〔6〕输入端(CU)连接,将脉冲分别送入电路中;分频电路〔2〕是三级10分频器串接而成的1000分频器,经千分频后的低频脉冲经分频电路末级输出端(QD)输给闪烁屏编码驱动电路(10)的闪烁控制门的10个输入端去控制闪烁屏〔11〕的数码闪烁频率;时基脉冲发生器电路〔3〕由三个反相器电阻、电容和4KC石英晶体组成的振荡器构成,其末级反相器输出端输出的脉冲输给时基分频电路〔4〕的输入端(CP)进行分频。时基分频电路〔4〕是由M×2×2三级分频器串接组成的,该分频电路的后两级的两个2分频是恒定的(QA、QB)。而第一级的M分频是由时基脉冲发生器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决定的,也就是必须使第一级时基分频后的脉冲宽度等于分频电路〔2〕的分频数的倒数。设时基分频电路第一级分频为M,时基脉冲发生器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分频电路的分频数为n,则M=2 (F)/(n) 本电路中F=4000,n=1000M=8三个分频器的分频点(QC、QA、QB)分频数为8、16、32;从时基分频电路〔4〕末级输出端(QB)输出的脉冲输入随机脉冲发生器电路〔7〕的与门输入端(C),从时基分频电路〔4〕QC点输出的500HZ的方波脉冲信号分别送到频率检测控制发生器电路〔5〕的与门x或门y和或门Z,再把QA点250HZ的脉冲送到Z,同时把该脉冲经非门p反相后送入x和y。最后再把QB125HZ的脉冲送到x、y、Z,经过这些门的组合之后,就形成了TE、R、LE三种控制脉冲,其波形相加关系参看图7。其中TE为计数开门脉冲,LE为寄存显示器取样脉冲,R为计数器清零脉冲。从频率检测控制脉冲发生器电路〔5〕输出端输出的脉冲(TE、LER)送入闪烁频率计数显示电路〔b〕相对应的输入端,该电路由集成度较高的计数显示器组成,必须把可变频率脉冲发生器电路〔1〕的脉冲与频率检测控制脉冲发生器电路〔5〕的控制脉冲同时输入,它才能完成闪烁频率的显示。随机脉冲发生器电路由按钮开关〔12〕控制双稳态触发器〔13〕再由双稳态触发器控制与门〔14〕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的作用是防止按钮开关触点振颤的,也可以不加它,直接用按钮开关控制门电路,从C点送入与门〔14〕的脉冲周期远远小于由人操作按钮开关的闭合时间,而且人每次操作按钮开关的时间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产生了随机数效果。从随机脉冲发生器电路的与门输出的脉冲从同一点同时输入编码显示电路〔9〕的输入端(CU)和随机脉冲译码电路〔9〕的输入端(Cp),编码显示电路由集成度较高的计数显示器组成。当需要编码显示时,只须在全机总清零之后送入随机脉冲即可。随机脉冲译码电路〔9〕采用十进制计数/分配器。使随机脉冲数能译成从0至9的十个数字脉冲从对应的10个输出端输入闪烁屏编码驱动电路〔10〕中的闪烁控制门〔14a〕的对应端,闪烁控制门由10个并列位置的与非门组成,从闪烁控制门输出的脉冲输入由与门组成的数字编码门(14b);由数字编码门输出的脉冲输入由三极管组成的发光器件单元功率驱动器〔14C〕的基极,由三极管集电极控制闪烁屏与之相对应的组成该数字的发光器件。从分频电路〔2〕A点送来的闪烁控制脉冲信号和随机脉冲译码电路〔9〕D点送来的译码位置脉冲信号同时作用于闪烁控制门〔14a〕,其中与随机脉冲数相对应的位置门在译码信号作用下开门并使闪烁控制脉冲信号通过,之后这脉冲信号就通过与该位置门相对应的数字编码门〔14b〕作用于与该数字相对应的发光器件单元功率驱动器〔14C〕中的有关单元。在闪烁屏〔11〕上组成该随机数字的发光器件便产生与A点送来的脉冲信号相同步的闪烁。闪烁屏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矩阵组合闪烁光源。每只发光二极管均套有圆型遮光罩,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字高为4Cm,观测者距闪烁屏矩离为100至120Cm闪烁频率为5-70HZ。闪烁屏的数字闪烁方式为控灭式,即无信号输入时整个闪烁屏的每个发光单元器件都发光;有信号输入时,则被编码的数字随选定的闪烁频率周期性熄灭。该机电源采用四节1.5伏可充电电池,经稳压后供给电路的工作电压为3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未经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