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负压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04619.5 | 申请日: | 198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伍于添;梁怀杰;杨世方;郑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开发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毅梅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负 增强 体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体外反搏装置,它是对现有体外反搏装置(CN85200905专利)的改进。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国外于1973年报导(The Ameriean Tournal of CARDIOLGY 32(10):656-661,1973)的体外反搏装置是采用高压气源(1000-1750mmHg),通过控制电磁阀开放时间,注入额定空气入气囊,用真空泵回抽,使气囊排气,因此必须使用庞大的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占地24平方尺),以及10套压力监测装置,以保证气囊不产生过高压力,因而体积大,噪音高(82分贝),造价昂贵,操作繁锁,不能提供临床使用。
中国专利CN85200905所述的体外反搏装置是一种目前世界上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最先进的体外反搏装置,它在四肢气囊的基础上加用臀部气囊,采用电脑监控气囊进行正压序贯充排气,摒弃了高压气源及真空泵,采用低压大流量无油膜片泵,可用单相或三相电动机带动。但CN85200905专利以及CN87200288申请,它们的气囊的排气没有负压抽吸,靠自行向大气中排气,因此气囊排气不够干净和不够迅速,残留的气体会引起病人不适,且降低病人心脏后负荷也不够理想,同时这些体外反搏装置没有(压力)过压保护设备和电磁阀失控时气囊持续充气监测保护设备,当操作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引起受压过高、过久而引起病人的不良反应,甚至损坏气囊等零部件;另外,D/S之比(脉搏舒张波与收缩波振幅或面积之比)靠操作者对荧光屏波形进行手工测量,这对监测反搏调节是否最佳及评价疗效造成极大的困难与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目前反搏装置中的上述各种缺点,使反搏装置中的气囊的气体能迅速、干净地排出,并对压力及电磁阀采取监测保护设施,避免病人的不良反应,保护气囊等零部件,同时使之自动检测D/S之比,提高临床疗效的判断率。
解决上述任务的方案是在CN85200905专利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的基础上,(1)增加溢流阀——调节储气箱的压力,起过压保护作用;(2)增加负压箱及负压溢流阀——使气囊内的气体能迅速干净地抽出并进入负压箱,同时可补充泄漏损耗的气体;(3)增加低压气——电换能器及监控电路——使排气电磁阀失灵发生故障时能控制继电器关闭气泵;(4)增加电脑控制系统的D/S测量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并对其产生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加以说明。
图1、正负压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配气箱右视图。
图3、配气箱主视图。
图4、排气故障保护电路图。
图5、溢流阀主视图。
图6、负压溢流阀主视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微电脑监控的由单泵实现正负压驱动气囊的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图中双线表示气道,单线表示电通道。
专用电脑板(21)由CPU、ROM、RAM、ADC、DAC、晶振和计算器组成,它将心电放大电路(18)和脉搏波放大电路(20)送入的心电和脉搏波信号经数字滤波处理后由显象管(23)显示;计算出心率、反搏工作时间由LED显示器(24)显示或荧光屏上直接显示;计算D/S的峰值比和面积比由二组三位LED分别用数字显示;根据检出的R-R间期送出充、排气时序脉冲,经驱动电路(16)放大后去驱动配气箱(6)中的电磁阀进行充气和排气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开发中心,未经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三节律万年测定盘
- 下一篇:喷泉水面花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