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隐蔽式电炖锅无效
| 申请号: | 88204427.3 | 申请日: | 1988-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纲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隐蔽 炖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隐蔽式电炖锅,其归属电热炊具技术领域。
目前,各类电热炊具大多采用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炊具锅体,作为烧煮食物时热量传递的媒介,这些电炊具由于材料和加热方式的局限其不足之处有:某些金属成分造成污染,对人体有害;金属锅体与发热元件采用接触式传热(如电饭锅,电炒锅),当使用后,锅体表面及发热元件表面容易被氧化,或锅体与发热元件之间存有污物,造成空气隔热间隙,使接触状况不良,热效率降低,耗能增加。而根据炖煮食物时的烹饪要求,锅内食物煮沸后,需减缓沸腾对流而引起的鼓泡搅拌,炖煮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材料制成的锅体,锅盖,底座,将电热原件浇注在陶瓷锅体的基体内,达到直接传热密封性好,热效率高,耐酸碱,无污染,底座的内腔中设有控制加热功率转换的电子元件,适应煮炖食物时的烹饪要求,安全可靠的电炖锅炊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锅体(1),锅盖(2)由陶瓷材料制成,电热元件(4)用隐蔽方式直接埋入陶瓷锅体(1)的底部和侧壁内,以陶瓷材料为基体与釉层复敷于电热元件之外烧结而成,锅体(1)与电热元件(4)为一整体,使电热元件(4)与锅体(1)直接紧密接触,密封性好,并与空气隔离,提高了热效率。在锅体(1)底部中央设置接线护环(6),接线护环(6),锅体周的底圈(5)与锅体(1)同时烧成。电热元件(4)选用高质量的镍铬合金材料,引出线从锅体(1)的底部中央引出,并用铜螺栓(8),铜螺母(9)与接线板(7)相连接,采用耐温粘胶剂将接线板(7)粘胶在锅体(1)的底面接线护环(6)中,组成接线插头。以锅底周的底圈(5)为平面,铜螺栓(8)与接线护环(6)的底面不凸出锅体底圈(5)的平面,使锅体(1)能在拆装,洗涤时稳定安放。底座(3)由耐温绝缘胶木材料制成,底座(3)用于安放锅体(1),控制加热功率转换的电子元件安置在底座(3)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直接传热无接触不良的弊病,传热快热效率高;由于陶瓷材料的保温性能好,降低能耗;由于锅体与电热元件间采用封闭的密封措施,提高了电热元件的抗氧化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陶瓷材料电绝缘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由于陶瓷材料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温,无污染,使用时清洁卫生。由于底座的内腔中安置了控制加热功率转换的电子元件,能高功率快速煮沸,又可调档转换到低功率炖煮。因此电热隐蔽式电炖锅是一种适宜食物炖煮烹饪要求的低成本,安全可靠,保温节能,实用的电炊具。
附图说明:
附图1所表示是电热隐蔽式电炖锅结构半剖示意图。锅体(1),锅盖(2),底座(3)。
附图2所表示是电热隐蔽式电炖锅体局部结构示意图。电热元件(4),锅体底圈(5),接线护环(6),接线板(7),铜螺栓(8),铜螺母(9)。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电热隐蔽式电炖锅选用日用陶瓷材料,采用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先将锅体坯成型,成型的同时在底部,侧壁留有双螺旋的凹槽,以便布入电热元件(4)。然后根据电炖锅容量的大小,选配不同功率的高质量镍铬合金丝作为电热元件(4),盘绕在双螺旋凹槽内,电热元件(4)的引出线从锅体底部中央接线护环中引出,再用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将凹槽及电热元件(4)封闭,进行第二次成型修坯,并在锅体的表面按陶瓷生产工艺刻印字画,制成完整、雅致、造型新颖的电热隐蔽式电炖锅锅体坯。这样,以日用陶瓷为基体与釉层复敷于电热元件之外烧结而成电热隐蔽式电炖锅锅体(1)。制成的锅体(1)电热元件(4)为一整体,将引出线用铜螺栓(8),铜螺母(9)与接线板(7)联结好,用耐温粘胶剂将其粘在锅底接线护环(6)中,组成接线插头,铜螺栓(8)与接线护环(6)底面不凸出锅体底圈(5)的平面。锅盖(2)也是按照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制成。底座(3)用耐温绝缘材料制成,可由酚醛树脂(俗称胶木)热压成型,并在其内腔配设控制加热功率转换的电子线路,制成与接线插头相互配合的插孔,完成电热隐蔽式电炖锅的制作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纲,未经张国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向悬挂减振座椅
- 下一篇:双塞式虹吸冲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