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石油液化气灶具无效
| 申请号: | 88201372.6 | 申请日: | 1988-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星华 |
| 主分类号: | F24C3/14 | 分类号: | F24C3/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新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蔚,孟炜 |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石油 液化气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
随着世界各国地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石油化工事业日益发展,在我国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燃气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燃气器具不能广泛推广,尤其是农村地区更为困难。目前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的各种燃气器具、燃气炊具中,大多是结构较为简单的扩散式燃烧器和引射型大气式燃烧器,还有用于烘烤的红外线辐射器等等,其品种繁多,计一百多种。各种燃烧器由于用途不同,其结构形式亦有差别。按各种零件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供气系统、燃烧器、辅助部件三大部分。引射型大气式燃烧器是利用煤气喷出时的动能,通过引射器将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和煤气预混后从火孔流出,在自然空气中进行大气式燃烧。金属网式红外线辐射器是利用煤气喷出时的动能,凭借引射器一次吸入全部燃烧所需的空气,混合均匀的煤气和空气进入灶头的缓冲空间,经回流反射在内、外网之间是无焰燃烧,即辐射出红外线。目前的燃烧器炊具在其结构和推广应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缺陷和局限性:
1.红外线辐射器的加热方式是辐射红外线,仅适用于加热、干燥,应用范围较小;扩散式燃烧器的燃烧空间大,容易析炭(冒黑烟),烟气热损大、热效应低,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引射型大气式燃烧器的燃烧稳定性差,火焰温度较低,燃烧不充分,烟气中一氧化炭含量高;
2.目前的燃烧器热效率较低,能量消耗大;金属材料耗量大、造价成本高;体形笨重、不便携带;不能兼顾多种用途,功能单一;
3.由于受输气管道、液化气瓶的限制,故无法在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推广、普及使用。
针对上述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石油液化气灶具,以克服和避免目前燃烧器炊具所具有的缺陷和不足,达到方便经济,推广应用,尤其是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普及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主要是采取一种新的预热燃烧的原理,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引射器中的预混气体不直接流到大气中燃烧(此点不同于大气式燃烧气),而是通过引射器进入了一个具有中间隔网的半封闭式的缓冲空间,在缓冲空间预热后又通过喷火口进入大气,完成大气式燃烧(此点又不同于红外线辐射器)。因为这种燃烧特点,使得这种灶具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和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型化的,包括有燃烧器、引射器、阀门、接口并且和微型液化气瓶连为一体的石油液化器灶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技术特征作详细的说明。附图分为九个部分,附图1是液化气灶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多功能引射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预热型大气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减压喷头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伸缩式弹性输气夹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弹性密封气瓶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红外辐射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多方位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9是备用气针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预热型大气式燃烧器〔5〕、多功能引射器〔4〕、减压喷头〔3〕、针形阀〔9〕、伸缩式弹性输气夹头〔2〕、内压弹性密封口石油液化气瓶〔1〕有机组成的一种石油液化气灶具;多功能引射器主要包括有即能作为大气式燃烧器使用时吸入部分空气,又能作为红外线辐射器使用时一次吸入全部所需空气的喉管〔13〕和空气进气口〔12〕两部分,喉管〔13〕呈一圆柱形状,并且位于空气进气口〔12〕的上部,通过出气口〔14〕与预热型大气式燃烧器〔5〕的燃烧器接盘〔28〕铆接,这种喉管具有前面所述的两种功能,所以引射器为多功能引射器,即可以与大气式燃烧器连接,又可以和红外线辐射器连接;由于这种灶具的灶体部分只相当于墨水瓶大小,故将这种引射器称之为微型多功能引射器。通过附图2可以看到,引射器的下部具有可以和灶体上部〔49〕相配合的连接螺纹〔11〕,连接螺纹内孔的延伸部分包含了空气进气口〔12〕,延伸部分的直径随钻尖角收缩形成了喉管〔13〕,出气口〔14〕的位置处在一个法兰台阶的上部,凭借这一台阶和接盘铆合,使得出气口呈流畅的圆弧过渡。从图3可看出预热型大气式燃烧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燃烧器接盘〔28〕与隔网〔25〕、火罩〔23〕连接形成的预热室〔27〕以及喷火孔〔24〕;预热室〔27〕通过一个隔网〔25〕分为上下两层;它的喷火孔〔24〕可分为三排、沿火罩〔23〕的侧面圆周呈均匀分布并与燃烧器接盘〔28〕形成60°夹角,隔网〔25〕的外形与火罩〔23〕相近似,在隔网的上部有一个盘形凹陷部分,这个部分与火罩〔23〕形成了上层预热室,当混合气体流入下层预热室以后便开始预热上升至上层预热室,由于这是个封闭的空间,所以其中一部分混合气体沿隔网〔25〕与火罩〔23〕之间的空隙而下,另一部分经隔网〔25〕返回下层预热室空间,灼热的气流在喷火孔〔24〕集中喷入自然空气中,进行大气式燃烧;这种混合气体从引射器到具有双重空间的半封闭式预热室〔27〕、然后又进行大气式燃烧的过程即为预热燃烧,这种燃烧器称之为预热型大气式燃烧器。火罩〔23〕、隔网〔25〕与燃烧器接盘〔28〕压边连接成为一体,并与引射器整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中考虑到燃烧器、红外器和其它多种用途、多种功能的需要,在附图4的喷头〔18〕中置有一个减压器〔19〕,它起到了减压、防护、过滤的作用。减压喷头通过喷头螺纹〔20〕、六角头〔16〕和灶体上部〔49〕连接。石油液化气经由减压器〔19〕,通过喷气孔〔15〕、喷气嘴〔17〕流向引射器〔4〕。灶体上部〔49〕的中心孔一直通入灶体中部〔10〕和灶体下部〔31〕。在减压喷头〔3〕的下面,位于灶体中部〔10〕的一侧平面部分与气孔垂直方向安装有一个用黄铜材料制成的针形阀〔9〕,它与阀门手柄〔8〕成为一体,利用阀门手柄〔8〕可调节针形阀〔9〕的间隙,旋转手柄可关闭或开放气量,其最大移动位置由定位销〔7〕限制。伸缩式弹性输气夹头〔2〕结构中的弹性套〔35〕与弹性爪〔36〕连为一体,在其上部有与螺帽下体〔32〕相配合的双头矩形螺纹〔22〕,在灶体下部〔31〕的圆柱部分的一侧有一平面作为伸缩移动的导向健〔33〕;螺帽分为螺帽上体〔30〕、螺帽下体〔32〕两部分,螺帽下体有一个可以卡在瓶口〔44〕外缘上的弹性口〔26〕,螺帽上体在垫圈〔29〕和灶体下部〔31〕之间所形成的定位槽内转动,并通过弹性套〔35〕相对改变在灶体下部〔31〕中心处气针〔34〕的位置(附图5)。在灶体下部〔31〕的中心孔内紧密配合安装着气针〔34〕、气针的外形呈带台阶的圆柱体,它与灶体下部〔31〕成固定连接,在灶体的下部与弹性套〔35〕相配合的圆柱部分切出一个小平面来做为导向健〔33〕,弹性套的内表面与导向健相吻合滑动,其外表面上部铸有双头矩形螺纹〔22〕与螺帽下体〔32〕配合,弹性套的中部为圆柱部分与螺帽下体〔32〕的内孔圆柱部分滑动配合;弹性套的外形似一个底部中心带孔的圆柱形杯子,在其底部沿对称中心开了一个高度为0.5倍总高度的十字形弹性槽,底部即被切成四个弹性爪〔36〕,螺帽下体的弹性口〔26〕可以在瓶口〔44〕的外边缘卡紧,螺帽上体〔30〕在灶体下部〔31〕与垫圈〔29〕所形成的定位槽之间作圆周转动,它与螺帽下体〔32〕通过工艺螺纹〔21〕装配后便不可拆卸,上、下体成为一个整体。上述基本零件灶体、螺帽、弹性套、气针、便可完成伸缩式弹性输气夹头的全部动作: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螺帽〔32〕,使弹性套〔35〕旋转至极限位置,这时可利用其下部的弹性爪〔36〕装入瓶口〔44〕,靠弹性爪〔36〕的张力将瓶口张紧,然后反时针方向旋转螺帽,在弹性爪〔36〕和双头矩形螺纹〔22〕的作用下,气针便插入橡胶塞〔46〕,同时螺帽的弹性口〔26〕卡紧在瓶口的外缘,形成内张、外夹,中间输气的结构,使用方便,拆卸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螺帽,即可将气针〔34〕拉出,再将弹性爪从瓶口取出,便完成全部动作。根据附图6可看出,与伸缩式弹性输气夹头相配套并且带内压弹性密封口的石油液化气瓶是由瓶体〔43〕、瓶口〔44〕和将橡胶塞〔46〕与密封垫〔45〕连接并压紧在一起的弹簧〔47〕以及瓶底〔48〕组成。瓶口〔44〕内装配有与弹簧〔47〕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橡胶塞〔46〕,弹簧的另一端将密封垫〔45〕紧压在橡胶塞〔46〕上,使得瓶口成为一个具有弹性密封的瓶口〔44〕。瓶体、瓶底、瓶口各部分经整体冲压或拉伸变形而成。橡胶塞〔46〕是一个中心有一锥形孔、外形中部带槽的橡胶套,其下部是个平面,可以和密封垫〔45〕压紧密封,其中部的腰槽可以和瓶口的收缩部分紧密结合,并且通过这个结合部使得橡胶塞的内孔和由孔内插入的气针紧密配合,保证密封输气。弹簧〔47〕的上部是一个半封闭的环状锁紧口,卡在橡胶塞〔46〕中部的腰槽内,弹簧的下部顶在密封垫的中心,密封垫下面有一中心盲孔,弹簧可由此加力;密封垫上面有一个凸出的环形,中间有一个带网形槽的小平面,凸出的环形部分和橡胶塞下面的平面压紧便可密封。当气针〔34〕将这个带网形槽的小平面顶开,液化气便从气针端部即受力的小平面上的网形槽里进入气针孔而完成输气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但可以使气瓶与燃烧器方便地拆装,以达到便携的目的,而且使气瓶具有独立工作的功能。从红外辐射器结构示意图附图7中还能看到多功能引射器〔4〕同红外接盘〔37〕、缓流盖板〔38〕、内隔网〔39〕、外网罩〔40〕以及混合气孔〔41〕、密封口〔42〕装配组成一种用于烘烤的石油液化气红外辐射器。多功能引射器〔4〕和灶体上部〔49〕通过连接螺纹〔11〕旋紧以后,液化气便可通过喷头〔18〕进入引射器,空气进气口〔12〕进入的空气和液化气在喉管〔13〕内混合后进入由红外接盘〔37〕和缓流盖板〔38〕构成的缓流空间,在此空间经反射回环由混合气孔〔41〕流向由缓流盖板〔38〕和内隔网〔39〕组成的预热空间,经过充分预热的高温气体又进入由内隔网〔39〕、外网罩〔40〕构成的燃烧空间后便形成无焰燃烧,辐射出红外线。附图8是多方位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是一种多方位活动可调的支架〔6〕。图8中示意表明在灶体上部〔49〕的上平面对应分布有四个支架定位孔〔50〕,每一个定位孔都有三个互成90°的预留定位槽〔51〕,多方位支架〔6〕可以在同一定位孔内变化位置〔52〕,以改变最大直径的支承点的布局。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中还考虑到用户的方便,设计了一种备用气针(附图9),作为带内压弹性密封口的石油液化气气瓶的重要附件即带内压弹性密封口的备用气针〔53〕,是一种特为气体打火机方便充气的专用气针;备用气针〔53〕的结构是由气针头〔54〕、手柄轮〔55〕、输气管〔56〕、充气孔〔57〕构成。使用中气针头〔54〕插入瓶口〔44〕中的橡胶塞〔46〕里,手柄轮〔55〕架在瓶口的上边缘,用打火机的进气弹性口对准输气管〔56〕,压下弹簧〔47〕,便可通过充气孔〔5〕输气。取下气针后气瓶恢复原密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星华,未经郭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