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对拉螺栓无效
| 申请号: | 88200380 | 申请日: | 1988-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38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8 | 分类号: | E04G17/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立荣 |
| 地址: |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施工中固定两侧墙模板位置的附件。
由于对拉螺栓(即穿墙螺栓)配合其扣件使用可抵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因此,它的设置是建筑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的关键工序。国内采用的对拉螺栓一般为自制的整体式通长螺栓,一种是加设控制模板截面尺寸的套管(如撑头)对准墙模孔洞位置固定好,再穿装用的对拉螺栓,这种结构加工简单,拆除后能回收部份对拉螺栓重复使用。但是采用的套管材料不能回收,并且防水和防止漏浆的效果也较差;另一种是在螺杆的两端焊小钢片控制模板内尺寸和中间焊止水板,螺栓外端仍用螺母拧紧,拆模时切断对拉螺栓的端头,断口进入墙面,然后用防水材料将凹进部份补齐抹平,这种结构能较好地控制构筑物截面尺寸,但割除废弃的螺栓端头较多,成本及工时费用仍然较大。上述这两种整体式对拉螺栓还共同存在不适应固定组装式或整体式的施工需要,
因此,近年来引进了一种国外采用的三段组合式对拉螺栓,这种分段螺栓结构,其两端为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的外拉杆,中段为穿越构筑物截面后控制模板截面尺寸的内拉杆。该对拉螺栓由于对各个部件的加工质量及精度要求高,造价较贵,至今在国内仍难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容并顾上述整体和分段式结构类型螺栓主要优点的改进型对拉螺栓。
其解决方案是:在采用三段组合式结构的前提下,内拉杆由建筑用圆钢筋和两端焊接的螺帽构成,外拉杆由两端加工有与螺帽进行螺纹配合结构的建筑用圆钢筋形成。
这样,在相同的施工条件下,既适应了大型墙模板的机械化施工工序要求,又充分利用了无法使用的大量建筑用圆钢筋余料,具有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就地取材的优点,易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提出具体的细节及使用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拉螺栓(8)的结构图。
图2是此对拉螺杆(8)的使用示意图。
如图1所示,对拉螺杆(8)由两根外拉杆(2、5)和一根内拉杆(1)所组成,具有一定的止水作用,若施工中需要较高的止水要求可在中部加焊止水板。内拉杆(1)由建筑用圆钢筋和两端所焊接的螺帽(3、4)构成。如施工现场用直径为φ10mm以上的残余圆钢筋,按需要长度,在其两端焊接厚型螺帽(3、4)即成。外拉杆(2、5)由两端加工成与螺帽(3、4)进行有机螺纹配合结构的圆钢筋头形成。如施工现场用直径为φ10mm以上的残余圆钢筋,按需要长度下料加工成型即成外拉杆(2、5)。
图2:在固定组装式或整体式的大块模板(7、10)时,先支好一面模板(7)。将内拉杆(1)一端与外拉杆(5)连接;并支背楞(6)、上扣件(9),用螺帽固定;然后按上述步骤关另一面模板(10),并适当旋转外拉杆(2)固定旋紧。拆除时,卸掉外拉杆(2、5)即可,且墙面光滑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未经重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