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钟表的换挡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88109036.0 | 申请日: | 198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04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窪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4B19/25 | 分类号: | G04B19/2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钟表 换挡 机构 | ||
本发明是有关钟表在通常佩带状态、调周历状态以及调时间状态的钟表结构。
先有钟表结构中的转换机构,用与外部操作件连动的转换板、与该转换板挂接的栓杆等移动鼓轮;调时间时,和小钢轮、日字的内轮等轮系部件啮合;调周历时,和调日历传动轮啮合,分别进行调整。
在先有钟表的结构里,用栓杆拴住鼓轮,使其移动,鼓轮的甲齿部分和轮系部件挂上,调整时间;而在反对侧之乙齿部分和调日历传动轮挂上,调整周历。这样,鼓轮的结构很复杂,成本就高。更因为要移动鼓轮,不能除去栓杆等转换另件,就不能降低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先有结构中的这些问题。去除先有的栓杆等转换另件,简化鼓轮等的结构,提供价廉的钟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钟表转换机构的特点是:鼓轮、第一调日历转动轮只在调时间和调周历时和一部分外部操作件分别挂接,其它时候自由松动。
以下按本发明的实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通常佩带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调周历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调时间状态的平面图,
图4、图5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中特别表示出通常佩带状态,图1、图4、图5中,1是钟表的基框-底板;2是外部操作件-调整柄;3是通常佩带状态下松套在调 整柄上的塑料鼓轮;4是同样松套着的塑料的第一调日历传动轮;5是转换机构-转换板,与旋转轴5a构成一体。上述调整柄2,在通常佩带状态具有与鼓轮3松套的凹处2b;调日历时,有与第一调日历传动轮4摩擦传动的凸处2c;调时间时,有与鼓轮3摩擦传动的凸处2d,以及以转换板5定位的凹处2e。
6是离合板,由设置在底板上的轴1a引导,作为旋转中心。离合板6具有与上述转换板5卡接的棘爪6a,通过转换板5,由棘爪6a的形状决定调整柄2的拉出及压入的操作位置,以及操作力的大小。该离合板6以底板轴1a为旋转中心,还有弹力片6b,给以反时针方向的力;6c是传动轮系并支承轮系的孔,引导并支承三号轮7的下销7c。三号轮7是由齿轮7a和小齿轮7b构成一体的塑料件,在离合板6的引导并支承三号轮近处,设有与底板销1b碰接的定位块6d,决定二号轮和三号轮轮系的啮合距离。
8是轮系的支承,为整体的塑料件,支承并固定各号轮及其他另件。9是小钢轮,和塑料件制成一体,它以轮系支承8上的传动轴8a为旋转中心,并被支承,始终和上述鼓轮3的齿3a啮合。即鼓轮3在通常佩带状态,也由小钢轮9驱动,以调整柄2为轴旋转。轮系支承8在轴8a的下部设置了凹处,它是传动调整柄2的头端2f引导的,和底板1的支承部1c夹持,引导调整柄;同时,由于1c和底板1的厚度之差H,确定着离合板6的活动间隙。还有,小钢轮9由于压板10压在轮系支承8的轴8a的上面,而确定着活动间隙。压板10还具有控制转换板的弹簧10a,它压着转换板5。11是电路底板,12是和小钢轮9啮合的日字的内轮,13是二号轮,14是四号轮,分别为装分针与秒针的指示轮,15是中心管,16是筒轮,17是第二调日历传动轮,18是在三号轮下销7c的近处确定离合板活动间隙的定子,是众所周知的钟表马达的构件之一。
在通常佩带状态,鼓轮3和第一调日历传动轮4,分别由底板和轮 系支承壁,在一定的活动间隙范围里定位,因有间隙而松套在调整柄2上。由于弹簧状的棘爪6a和转换板5卡接,转换板6的定位块6d牢靠地与底板销钉1b碰接,二号齿轮13a和三号小齿轮7b保持合适的中心距啮合着,此外,轮系部分和转换部分进行众所知的动作。
下面以图2为中心,说明调周历的状态,从通常佩带状态拉出调整柄2,因调整柄凹处2e和转换板5挂着,故转换板5转动,跳过离合板6的棘爪6a的一个爪,这个位置即转换板5和调整柄2转换的第一档。此时,离合板的定位块6d还和底板销钉1b碰接,二号齿轮13a和三号小轮7b保持合适的中心距啮合着。在转换第一档的位置上,这以前和调整柄2的凹处2b松套着,为自由状态的调日历第一传动轮4和调整柄凸处2c摩擦传动。并且,且由于从外部转动调整柄2,这一转动带动了第一调日历转动轮4、第二调日历转动轮17,由其端头的众所周知的调周历机构进行调整周历。还有,鼓轮与通常佩带时一样,和调整柄凹处2a松套,保持自由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9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排油烟机
- 下一篇:含引火磷4污染地区的去污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