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始伸长率得以改善的聚烯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8108372.0 | 申请日: | 198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7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和雄;武田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1F6/04 | 分类号: | D01F6/04;C08L2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张绮霞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初始 伸长 得以 改善 烯烃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初始伸长性能得以改善的聚烯烃纤维,它包括一种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和乙烯与至少具有3个碳原子的烯烃共聚而形成超高分子量共聚物的组合物的强拉制体,而在所说组合物中,上述两种聚合物的含量之比是这样的:亦即在整个组合物中,至少含有3个碳原子的烯烃含量应达到能使该组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支链平均数为0.2-5.0,而整个组合物的特性粘度(η)至少为5分升/克,其中所说的强拉制体若在限制状态下用差示扫描量热计进行测定时,则在较之组合物的固有晶体熔融温度(Tm)至少高15℃的温度区中,至少有两个互相靠近的晶体熔融吸热峰,被确定为第二次升温时的主熔融吸热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当相应于在室温下的断裂载荷30%的载荷在周围温度为70C的条件下被施加到1厘米长的试样纤维中时,在载荷开始施加时起的60秒后的初始伸长率低于5%,而从开始施加载荷时起的90秒至180秒的时间内,平均蠕变速率低于1×10-4秒-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乙烯和至少有3个碳原子的α-烯烃所形成的超高分子量共聚物的特征粘度(η)至少为5分升/克,而在共聚物中的α-烯烃的含量应能使该共聚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支链平均数为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粘度至少为5分升/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90至9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晶体熔融吸热峰,即高温侧的吸热峰(TH)和低温侧的吸热峰(TL),它们出现在符合TH=150-157℃,TL=149-155℃和TH-TL=2.5-0.5℃要求的温度下,而高温侧的峰高度(IH)与低温侧的峰高度(IL)之比(IH/IL)在1.5-0.5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在于TH和TL出现在符合TH=151-156℃,TL=150-154℃和TH-TL=2.0-1.0℃要求的温度下,而IH/IL之比在1.4-0.6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是当纤维在170℃下加热5分钟后,其强度保留比至少为90%,而弹性模量保留比至少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其特征是所说纤维的弹性模量至少为30GPa,而拉伸强度至少为1.5G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纤维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它用作树脂或橡胶的增强剂。
11、一种用以制备初始伸长性能得到改善的聚烯烃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1)将特性粘度(η)至少为5分升/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特性粘度至少为5分升/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说的α-烯烃至少有3个碳原子,其含量应达到使该共聚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中的α-烯烃的支链平均数为0.5-10)以10/90至90/10的重量比范围内所形成的组合物,在稀释剂存在下进行熔融捏合;
(2)将捏合后的混合物抽丝;
(3)将所得的纤维以拉伸比至少为10的条件下进行拉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稀释剂是一种蜡,而所用的超高分子量烯烃树脂组成物和蜡的重量比为15/85至6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磺化聚(对亚苯基对苯二酰胺)纤维
- 下一篇:金属管道的涂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