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铝铜导管套接钎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8105479 | 申请日: | 198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547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华无线电厂 |
| 主分类号: | B23K31/06 | 分类号: | B23K3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套接 钎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种金属接头焊接方法,特别涉及铝铜导管套接钎焊方法。
现有的铝铜导管套接在采用钎焊方法时,要求在铝铜共晶温度548℃以下进行。时有接头脆性或脱焊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铜导管套接钎焊方法能在高于548℃的状态下焊接。克服了接头脆性或脱焊,将铝铜导管稳定可靠地连在一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焊料和焊剂分别为硅化铝和氟铝酸钾水晶石,特征在于:在高于548℃状态下钎焊,焊前须在焊件上涂复中间层。这种中间层应符合下述要求。A、必须与铝铜互溶;B、与铝铜形成共晶物的温度高于548℃;C、与填充材料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孕育期要长;D、钎焊过程中在钎剂作用下又能使填充材料湿润形成接头。为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选用金属为中间层。
本发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用本发明焊接铝铜导管套接接头,尤其在批量焊接情况下,具有花费少,质量稳定,气密性合格率高(99%以上)等优点。
附图1是铝铜导管套接接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1说明:1是铝管、2是铜管。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R-蒸发器用铝铜导管套接接头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叙述。焊件铝管1和铜管2,铝管1与铜管2套接部分有间隙,焊料为硅化铝,Al-Si11.7%,焊剂为氟铝酸钾水晶石,KF:42-44%,AlF358-58%。钎焊温度为590℃至620℃,钎焊前须在焊件上涂复中间层,中间层为金属层,最好是镍。Al-Ni或Al-Cu共晶物是相互溶解度达到饱和时才形成。其形成量与温度、中间层、时间有关,要求钎焊工艺参数使钎焊件与液态钎料达到钎焊温度及时间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铝铜导管套接接头的综合性能。为了使铝铜导管套接接头钎焊保证质量,焊件、焊料、焊剂应保持加热均匀一致。焊后清洗采用柠檬酸水溶液。焊后接头性能:
a、接头的拉断负荷(试件尺寸:φAl8×1-φCu6×1)
拉断负荷:210-225Kg(断在铝侧);
抗拉强度(Al):σb≥7.8Kg/mm2;
b、氦泄漏检测:(φAl6.3×0.7-φCu4.3×0.6;φAl6.3×1.25-φCu3.4×0.7)
氦泄漏为5×10-10托、升/秒以下;
c、热循环50周期(即-78℃×10分 ()/() 25℃×10分为一周期)后氦泄漏检测:
氦泄漏为1×10-9托、升/秒以下;
d、爆破试验:(φAl6.3×0.7-φCu4.3×0.5)爆破压力≥220Kg·f/cm2(破裂在铝侧);
e、气密性试验:(φAl6.3×0.7-φCu4.3×0.5)
在给定压力25Kg·f/cm2下,水中保持1分钟无泄漏;
f、耐温试验:(φAl6.3×0.7-φCu4.3×0.5)
经530-540℃,保温5分钟,氦泄漏为5×10-10托·升/秒以下;
g、接头焊缝部分压扁后氦泄漏检测:
(φAl6.3×0.7-φCu4.3×0.5)由原来外径φ6.3压偏至厚度为4.2-4.5mm后,氦泄漏为5×10 5×10-10托·升/秒以下。
h、振动试验:(φAl8×1-φCu6×1)
振幅:±0.5mm;频率:50HZ;时间:2.5-3.5小时,试验后氦泄漏为1×10-9托·升/秒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华无线电厂,未经上海新华无线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猪头肉卷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