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荫罩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88104608.6 | 申请日: | 198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9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 发明(设计)人: | 久木浩二;国安努;无藤里志;铃木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J29/07 | 分类号: | H01J29/07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耀煌,曹济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结 | ||
本发明涉及供彩色电视接收机、彩色显示装置或类似装置里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使用的荫罩板结构。
众所周知,这种荫罩板结构包括固定于荫罩支承框架上的荫罩板,以及若干各于其一端紧固在所述支承框架外部周边表面上的簧片。
可把荫罩板结构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一种类型的荫罩板结构包含一个具有如下外形或形状的荫罩支承框架,即,它的位于与荫罩板轴向相对的或远离荫罩板的部分(也就是说,在组装好的管子中面向电子枪的一侧)的轴向端面部分是一个平面;而另一种类型的荫罩板结构包含一个荫罩支承框架,后者如在美国专利第3,588,568号的实例中所公开的,在远离荫罩板的轴向端面,具有一个凹的弯曲的轴向端部。在前一种类型中,因为待安装在支承框架轴向端部上的内部屏蔽罩的装配端面只需要加工成平面,所以能做到容易地生产和安装内部屏蔽罩。在后一种类型中,虽然可以避免后面即将提到的各种问题,但必需使内部屏蔽罩的装配端面的形状与支承框架的轴向端面或类似物的形状相符。因此,后一种类型的加工是昂贵而又费时间的。
因此,本发明与前一种类型的荫罩板结构有关系。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这种荫罩板结构中,在每组簧片的未固定在支承框架上的另一端中,加工一个穿孔,并且使每个穿孔与一对应的装在面板的周边部分的内表面或内壁上、与每个穿孔相对应的位置处的销钉相接合,借此,以彼此间预定的空间间隔,把荫罩板结构安装在面板内。将荫罩板安装在面板内是在穿孔与相对应的面板销钉对准的情况下予以完成的。在前一种类型的荫罩板结构中,在靠荫罩板比靠支承框架的底部表面(即,轴向端部所在的平面)更近的位置上,加工一种表征作业位置的穿孔(在管子的轴线方向来观察,该位置靠荫罩板比靠前面所说的端部更近)。因此,很难使销钉与穿孔对准,因为它们被支承框架遮住而看不见。结果,装配工作的效率很低,并且,在某些场合,待组装的荫罩板有可能会撞上面板。如果荫罩板撞上面板,那么荫罩板将会变形。对于彩色阴极射线管来说,在制作荧光屏的过程中,为了构成黑底和三种颜色的色点图案,通常都需要把荫罩板相对于唯一相关联的或对应的面板至少加上和取下若干次。因此,所述穿孔与面板销钉的不同心度严重地影响着产品。
应该注意,作为具有与本发明不同的目的的先有技术,美国专利第3,931,540号提出一种前一类型的荫罩板结构,其中,支承框架的轴向端面在对应于每组簧片的穿孔的位置处是凹进的。该先有技术荫罩板结构包含与前面已提及的后一类型结构中存在的相似的各种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荫罩板结构,它使内部屏蔽罩易于加工和安装,并且,便于使面板销钉与对应的穿孔对准,从而,改进了装配工作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荫罩板结构,其中,所述支承框架上固定一组簧片(若干组弹簧片之一)的侧面部分,有一个孔,其尺寸大于所述簧片的所述穿孔,所述孔为把所述支承框架安装到所述面板内确定一个基准位置,并且,基本上是与所述穿孔面对面的。
按照本发明所构成的荫罩板结构可方便地安装在面板内,因为,通过开在支承框架侧面部分的孔,能够直观地确定面板销钉与穿孔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
当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的说明时,可以获得对本发明的更好的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说明荫罩板结构的簧片及其相关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剖视图;
图2是以剖面形式说明图1的荫罩板结构正在被安装到面板内的示意图;
图3和图4说明在组装以后,图1的荫罩板和面板的配置情况,图3是荫罩板结构和面板的后视立视装配图,而图4是所述荫罩板结构在穿孔处的接合的放大图;以及
图5直到图9说明图1至图4所示荫罩板结构的荫罩支承框架与各簧片的一个实例,
图5是从电子枪一侧观察的荫罩支承框架的正视立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荫罩支承框架的后视立视图;
图7是图5中所示荫罩支承框架的顶视平面图;
图8是图5中所示荫罩支承框架的底视图;以及
图9是从右侧观察的图5中所示荫罩支承框架的侧视立视图。
根据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最佳实施例所做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4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短绒提取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用于控制印刷设备的加热头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