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韧性高强度晶须补强氧化锆陶瓷无效
| 申请号: | 88103823.7 | 申请日: | 198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凯;沈志坚;江仲华;丁子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7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祯祥 |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韧性 强度 晶须补强 氧化锆 陶瓷 | ||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领域。
陶瓷材料的脆性,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所以研制具有高韧性和高强度的陶瓷材料,一直是人们所致力的研究课题。自1975年Gamie利用ZrO2的相变增韧来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以来,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未能较好地同时获得高韧性和高强度的陶瓷材料。近年来,采用纤维(成晶须)以补强陶瓷,虽取得进展,但由于许多技术问题尚不成熟,效果不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晶须(晶粒)补强与相变增韧的协同技术,通过晶须(成晶粒)的裂纹弯曲增韧来强化ZrO的相变增韧,致使较好地同时达到增韧和补强的效果。
本发明的中心内容是在ZrO2相变增韧陶瓷中,添加适宜尺寸的Al2O3晶须(成长柱状晶粒),调整二相晶粒尺寸和界面结合性能,以获得高韧性和高强度的陶瓷材料。
其技术要点如下:
1·技术配方:
(ZrO2+1.5mol~3mol%Y2O3)+5~30Wt%Al2O3晶须(成长柱状晶粒)。
2·工艺控制的要求:
1)晶粒尺寸:
ZrO2(含Y2O3)0.5~3μ(直径)
Al2O3晶须(长柱状晶粒)
直径1~3μ;长度3~10μ。
2)对Al2O3晶须(长柱状晶粒)采用MgO、CaO、Y2O3、CeO2等进行表面处理。
3)Al2O3晶须与ZrO2(含Y2O3)用液相共沉淀法或溶胶-凝胶方法混合均匀。
4)热压烧成条件:
温度1400~1650℃;压力20~35MPa。
下面举实例说明本发明方案及工艺流程:
将〔ZrOCl2、8H2O+2.2mol%Y2O3(以YCl3形式加入)+Al2O3晶须(成Al2O3晶粒)〕先后经由溶液混合、NH4OH沉淀(PH11~13)、过滤、清洗、烘干、煅烧650℃、粉末、热压烧成:(温度1600℃1h;压力20MPa)组成的工艺流程后,可获得所需样品。
样品性能测试结果:
;σf=157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单视标视力仪
- 下一篇:除草组合物及杂草防治方法
- 一种制备碳化硅晶须补强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sub>4</sub><sup>-</sup>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sub>2</sub>-SO<sub>4</sub><sup>2-</sup>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sub>3</sub>-CO<sub>3</sub><sup>2-</sup>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sub>3</sub>-Cl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 碳化硅晶须补强增韧的碳化硅陶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M-O-R醇盐凝胶法晶须补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晶须补强氧化锆种植体
- 晶须补强氧化锆基台
- 晶须补强氧化锆种植一体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