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有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酯的制备无效
| 申请号: | 88103473.8 | 申请日: | 198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迈克尔·兰格;阿尔弗雷德·米殊卡;阿伦迪夫·哈里巴海·奈克;胡伯特·拉斯特;马丁·施亚;赫伯特·福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48;A61K31/495;A61K4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有 喹诺酮 羧酸 衍生物 离子交换 制备 | ||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载有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例如,为使具有明显特性的有效物质有较好的使用性能,长期以来人们就知道,将药物的有效物质与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起来(CH-PS383 552)。为使药物的有效物质在较长时间内均匀放出,同样人们将药物的有效物质结合到离子交换树脂上(EP-OS 42 818)。
此外已经知道,将驱虫剂的有效物质结合到离子交换树脂上,以改变有效物质的味觉(DE-OS 3 028 082)。
结合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喹诺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至今仍是未知的。
本发明研究的内容是:
1.载有分子式是(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
其中
R1是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乙烯基,2-羟乙基,2-氟乙基,甲氧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氨基,苯基,4-氟苯基,2,4-二氟苯基,
R2是指氢,带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5-甲基-2-氧代-1,3-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基,
R3是指甲基或环状的胺基团,如:
式中
R4是指氢,带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2-羟乙基,烯丙基,炔丙基,2-氧代丙基,3-氧代丁基,苯酰甲基,甲酰基,CFCl2-S-,CFCl2-SO2-,CH3O-CO-S-,苯甲基,4-氨基苯甲基,或以下的基团,
R5是指氢,甲基,
R6是指氢,带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苄氧甲基,
R7是指氢、氨基、甲氨基、乙氨基、氨甲基、甲基氨甲基、乙基氨乙基、二甲基氨甲基、羟基、羟甲基,
R8是指氢、甲基、乙基或氯,
X是指氟、氯或硝基,
A是指N或C-R9,其中
R9是指氢,卤素如氟或氯,甲基或硝基,或者也可和R1一起形成一个如下的桥式结构或
2.制备载有分子式(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式是(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溶液或悬浮液放在水或极性溶剂中进行处理。
3.载有分子式为(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来改善味觉及延缓具有分子式(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释放。
4.含载有分子式(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药物及饲用药物。
5.含载有具有分子式(I)的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固态口服药及饲料。
离子交换树脂可采用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其母体可是凝胶状或大孔状。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单体是可聚合的单体,这种单体可通过相应的作用,转变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作为单体可以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腈及苯乙烯衍生物。为了制造基本聚合物聚乙烯化合物,需要加入另一种共聚单体,例如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双丙烯酰胺。缩聚树脂也可以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苯酚、甲醛与聚胺反应生成的树脂可作为式(I)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载体。
可供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屡见不鲜。例如这类树脂的制造在乌尔曼斯工程化学百科全书第13卷第4版的229至305页中已有描述。性 能良好的大孔树脂可具有不同大小的气孔容积。有关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优先应达到20%。最好应达到12%。合成树脂的粒度为50至130μm,最好为100至300μm。
着重说明的是研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磨碎可在载上式(I)的喹诺酮羧酸之前或之后进行。
商业上通用的可加入的离子交换树脂有雷瓦提特(Lewatit)、阿木拜尔里特(Amberlite)和道外克斯(Dowex)。
式(I)的喹诺酮羧酸及其制造现已知道(DE-OS 3 033 157)。
式(II)的喹诺酮羧酸作为有效物质更为合适:
在该式中
R3是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公司,未经拜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